加载中…
个人资料
硕和堂
硕和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81
  • 关注人气: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2019-12-29 15:09:39)
标签:

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书法墨锭

墨锭种类

硕和堂整理

来源:书法观复的博客

分类: 文学文化



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墨的种类    

    日常见到的墨有两种,一种是"油烟墨",是用桐油、菜油、麻油等烧烟加入胶和香料等制成的,最常见的桐烟墨,坚实细腻,具有光泽而不大浓厚;另一种是"松烟油",它是用松树烧烟加轻胶制成,色黑而没有光泽,胶质轻,只宜写字。     

    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中国画所用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锭,选择墨锭时,要看它的墨色。墨色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为最劣。    


    松烟墨    

    墨名,燃烧松树枝取烟,经过漂、筛,除去杂质,配以上等皮胶和磨香、冰片等加工制成,名"松烟墨",这是我国较早的制墨法,质细色润,不带油腻,易于附色,适宜于画工笔画。    


    油烟墨     

    墨名,用动物、植物油(即桐油、猪油、麻油、沥青等脂油)所燃之烟精炼后再配以麝香、冰片等加胶所制之墨称"油烟墨",以别于"松烟墨"。油烟墨是上等墨,但胶性较重,只宜于作画。    


    再和墨    

    墨名,以旧墨重制称为"再和"。    


    漆边墨     

    墨名,漆边墨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上下左右全边都施之以漆,而正背两面为本色;一种是两侧上下左右都不着漆,只在正背两面边上加漆,圆墨即正背两圆边加漆。    


    雪金墨     

    墨名,墨的通体撒饰大小金片,其形似飘雪洒金,故曰"雪金"。    


    本色墨     

    墨名,墨绽除在墨面的书画上涂以色彩外,墨的本身不加涂饰,称之为"本色"。    


    漆皮墨     

    墨名。漆皮墨的做法是把墨锭本身加以刮摩,然后抛光,最后加深。


    漆金墨    

    墨名。或称"泥金",即墨之通体涂以金泊,再施以漆。    


    紫霄峰墨    

    宋常和所制墨名 


    玉泉万笏     

    墨名,金代杨文秀,以善墨闻,其子彬,得其遗法,以授耶律楚材。楚材授其子铸,使造一万丸,铭曰:"玉泉万笏"。   


    千秋光    

    明代吴叔大所制墨名。    


    集锦墨    

    墨名。成套丛墨,也称"锦墨"。  


    天瑞    

    清代曹素功所制墨名,同制作"天紫光"和"豹囊丛赏"两种墨。    


    五百斤油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选烟所制墨名。    


    徽墨     

    墨名。安徽歙州(今歙县)等地所产墨之总称。微墨之名一直流传至今,驰名中外。    


    墨的选择    

    好墨具备的特点是"质细、胶轻、色黑、声清"。"质细、胶轻"可以从墨锭磨出的横断面上看,以肉眼看不出空孔为最佳;"色黑"可以从写出来的笔画上细看,迎日光看去,黑中泛紫或泛绿,就是好的;"声清"可以用物击墨锭来辨别,声音清脆而不浑滞为好。作书之墨,要新磨,易于运笔,磨墨宜用清水。     

    真正的好墨在古墨中才能见到。古墨的佳品,墨质坚如玉石,墨的表面可以隐隐看见丝丝的纹理,显示出浑厚的气魄。这是因为它含胶适度,墨烟极佳。今天的新墨已经很难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果墨质松软,容易断碎,磨面出蜂眼,色灰而无光彩,那就是劣品。  

    最负盛名的是安徽徽州墨,古墨如金,已不易得。学书择墨,只要墨色匀和,泛紫色光泽,墨磨面光滑如镜,轻轻叩之,声音清润,即为上品。若调水试之,从最浓到极淡可画色阶多者为佳。  


    墨的使用     

    学习书法,笔法与墨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正所谓"墨法之少,全从笔出",用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明代文人画兴起,国画的墨法融入书法,增添了书法作品的笔情墨趣。初练字者,可用市场上出售的墨汁,但若书写比较讲究的书品,则以研墨为宜。如用墨量大,则可用高级墨汁,若再加墨锭磨研则效果更佳。    

    浓墨是最主要的一种墨法。墨色浓黑,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能入纸,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    

    古代书法家颜真卿、苏轼都喜用浓墨,苏轼的墨迹,有浓墨淋满的艺术效果。清代刘墉用墨亦浓重,书风貌丰骨劲,有"浓墨宰相"之称。

    与浓墨相反的便是淡墨,淡墨介于黑白色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明代董其昌善用淡墨,书法追求潇散意境,作品通篇浓淡变化丰富,空灵剔透,清静雅致。   

    另外,还有的书画家喜欢使用涨墨,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涨墨在"墨不旁出"的正统墨法观念上是不好的。然而涨墨之妙正在于既保持笔画的基本形态,又有朦胧的墨趣,线面交融。清代的王铎就擅用涨墨,以用墨扩大了线条的表现层次,作品干淡浓湿结合,墨色丰富。     

    也有的书画家喜欢使用渴笔和枯笔,渴笔、枯笔分别指运笔中墨水所含的水分或墨大多失去后在纸上行笔的效果。渴笔要苍中见润泽。在书写中应用渴笔和枯笔,控制墨和水的含量。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文学文化】盘点书法墨锭种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