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x2/large/e56033cfgy1fcy80zs4j0j20dw08uwfb.jpg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严格落实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和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有关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省农委与省供销合作总社共同下发《关于积极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的意见》,决定推广苏州等地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
充分认识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意义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成为农业发展稳中求进的重要内容,加强农药使用和市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11月张家港市率先实施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后,苏州市所辖各市(区)相继推广。2013年起,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覆盖整个苏州市,实现了“安全
降本 减量
增收”多重效应,为全省树立了样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有利于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农田,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科学、规范、合理使用农药,推行农药减量,提升控害效果;有利于提高技术到位率、减少农药滥用以及组织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处置,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水平;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享受低于正常出厂价的中标价,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建立农药经营可追溯制度,实现对农药配供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明确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坚持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方向,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并推广应用。
到“十三五”末,全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85%以上,农药利用率达45%,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创新方法,努力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一)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我省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农药市场格局、农药管理水平有差异,各地要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聚力创新,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农资经营企业,构建高效、统一、便捷的农药统一配供网络。在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二)强化协作,协同推进。各级农业、供销部门要加强协作,做好农药零差价统一配供工作,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农业部门按照病虫发生和农药使用管理要求负责确定农药品种和农药市场监管,供销部门负责按照政府采购要求选择配供企业、确定农药产品并组织实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统筹相关支农资金,加大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的资金投入,探索建立农药零差价统一配供补贴机制。
(三)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各地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政府采购规定和财政资金使用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地确定财政补贴的农药品种、补贴标准、配供企业以及补贴享受对象;指导农药配供企业在农药采购、销售、配供等环节规范运作。同时建立农技、农资、农民三方技术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强化保障,确保有效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本地生产管理特点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建立由农业、供销、财政等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推广工作方案,协调重大事项,研究、分析和解决推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稳步推进。
(二)争取财政支持。按照“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统一配供、差价销售”的原则,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整合、协调利用好各类财政支农资金,为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提供资金保证。
(三)强化监督检查。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是一项责任重、环节多、涉及面广的工作。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强化对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农药质量、确保农药统一配供工作规范运行。严厉打击虚报套取补贴、统一配供农药异地销售等违规行为。
(四)开展宣传培训。各地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的意义、政策和工作要求,提高农药统一配供工作的知晓度;同时创造条件、创新方法、探索经验,加强对农药配供企业的业务培训和对农民的新农药使用技术培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