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年级 下册识字教学教材分析 银城小学 刘勤
(2014-10-12 17:38:49)
标签:
情感偏旁生字词串汉字 |
分类: 教研痕迹 |
一、
识字教材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是要让学生尽快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和识字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能按书写规则用硬笔写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
(一)识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识字教学目标该怎样定位呢?让我们先来看看新旧课标中对“识字与写字”的对比.
识字
蓝色字为改动删除,绿色字为位置移动调整,粉色字为增添
第一学段(1~2年级)
2001版 |
2011版 |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
这样的调整,各学段的“会写”字任务更为均衡,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当然这些目标只是针对整个学段提出的,具体到某一册,某一课,某一课时,就需要制定更详细的目标。特别是课时目标的确立,一定要明确,具体,符合新课程理念。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预设和生成等目标的完美结合(一般认为,新课标提出的此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是显性、短期的目标;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长期的目标。)既有知识技能的增长,又有智慧、情感、信念、意志、价值观等的生成和发展,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生命的内涵。
“有效的识字教学”首先就是要确立要求明确、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有了有效的目标才能指引我们有效的教学,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切实制订。
下面个教学目标是识字1词串识字和识字8的教参上的教学目标:
一下:识字1教学目标 |
二下:识字8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
1.学会9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
2.认识一些特殊偏旁,进一步了解象形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加法学生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色的美好。 |
教参上的目标是本节课的总目标,那一节课具体要完成那些目标,就需要我们再次研读文本,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更加具体、有效的教学目标。
一下:识字1教学目标 |
二下:识字8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 1. 2. 3. 4. |
知识技能目标: 1. 2. 3. 4. 5.学会本课9个汉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
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象形字、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字的方法的教学。 |
情感目标: 1. 2. |
情感目标: 感知象形字、形声字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乐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为了达到目标,系列策略,自然就会应运而生。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自由的天空,才是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识字的编写特点
识字教学在教材编排上,一类是面广量大的随课文识字,一类是集中识字。从一下开始采用“识写分流”的方式:
一下安排生字483个,其中要求写的298个,要求认识的185个?(有没有新的修改)
二下安排生字373个,其中要求写的283个,要求认识的90个?(有没有新的修改)
1、一下集中识字的教材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词串识字
①“识字1”、“识字2”、“识字5”和“识字6”都属于词串识字
②“词串识字”是将孤立的汉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使其成为合辙押韵的“韵文”,让学生在诵读中识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2)看图会意识字
①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如“识字3”“识字7”。
●第一部分:展示了字理的形象化的图画和相应的汉字;如:识字3左起第一列是描绘舟、竹、石、泉、川、燕的图画;第二列是经过抽象和线条化的象形文字,而第三列则是如今通用的楷体字。这样一幅由图画到文字的演化过程图,形象地告诉我们:汉字实际上是在与客观事物象形的基础上,按照相似原理逐渐演化出来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为巩固识字(词)成果,向阅读过渡的配套韵文。
(3)“转转盘识字
“转转盘识字”的呈现方式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如“识字4”,通过“转转盘”的方式揭示一组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在转盘中,声旁“也”是固定的。但随着“转盘”的转动,形旁“三点水”、“马字旁”、“提土旁”、“单人旁”便分别与声旁“也”组成四个不同的形声字──驰、地、他、池。这样一种极富童趣而又极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一批具有一定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孩子们: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示字义。
●第二部分:由这些生字组合而成的词语;
●第三部分:在语境中巩固识字成果。随后出现的那一则歌谣,既能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又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揭示形声字表意的基本规律。
2、二下集中识字的教材又可分为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共安排4课。“识字1”节日民俗,“识字2”是桂林山水,“识字5”是保卫祖国,“识字6”动物园。
(2)形近偏旁的比较。
二年级下册共安排3课6组。通过对一组合体字近似偏旁的辨析与比较,初步了解有关偏旁的表意功能,重在引导学生区分易于混淆的偏旁。
例:识字3、4、7课均属此种类型。偏旁比较识字每组分3栏:第一栏列表揭示易混偏旁的实物图、古文字和今文字(偏旁),如《识字3》第1组,第一栏是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木”与“禾”的“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木”与“禾”所表示的不同意思。;第二栏是易混偏旁带出的两组词语“松柏杨柳桌椅”、“秧苗 稻谷 庄稼”两组词语,意在印证以“木”做偏旁的字与以“禾”做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畴是各不相同的。;第三栏是与这两组词语对应的图画,意在帮助学生看图识字(词)。
(3)特殊偏旁的识字。
意在让学生认识多形同义或同形多义偏旁(有的偏旁写法相同,但表示的意思不同;有的偏旁写法不同,但表示的意思相同或者相近),有助于学生对字意的理解和辨析。例:《识字8》属于此种类型。前一组是不同偏旁表示同一个意思。如“鸟”与“隹”是两个不同的偏旁,但都是表示鸟。第二栏的两组词,虽前者有一些字是“鸟”旁,后者有一些字是“隹”旁,但都是属于鸟。后一组是同一个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同是一个“月”旁,有时表示“月”,有时表示“肉”。第二栏有两组词,前一组“明亮 晴朗 朦胧”中带月字旁的字均与月亮有关,从“月”;后一组“弯腰 踢腿 挺胸”中带月字旁的字均与肌肉有关,从“肉”,这也是要留心识别的。
(三)识字教学策略
1、“词串识字”
(1)词串识字是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
(2)要重视每篇课文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对于词串识字的教学,我们不但要注意把一个个词儿连成串,而且要通过诵读将“串”与“串”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整合的过程中对词串的内部结构、关系有所领悟。另外,我们还要非常注意对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他们一边诵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把表面上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
(3)还应发挥词串识字教学多功能的优势,套用大家熟知的话,叫“一专多能”。“一专”就是指识字写字。这是第一位的。“多能”是指①识字功能
②认知功能
③审美功能
④铺垫功能
(4)精心落实四大功能
③审美功能的落实
●边读边想,进入意境
●表情朗读,充分体验
④铺垫功能的落实
●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2、看图会意识字
即让学生通过看图来体会构字的原理。《识字7》的教学,我们就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第一步:从观察书上的插图人手,比较“人”、“从”、“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工人”、“跟从”和“群众”的基础上,初步领悟这三个字的意思。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与深化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最后观察课后的生字表,领略这些字的形体美;再通过笔顺展示表记住本课生字的书写笔顺;通过有指导的描红、仿影和临贴练习,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1)教学步骤
(2)“看图会意识字”教学的注意点
①看图和会意主要是学生的事,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包办代替,只要引导、点拨。
②“会意识字”不是六书中构字意义的“会意”,这个“会意”,是要求学生对汉字结构和意义的“意会”。
③教学重点是第一部分“看图”和“会意”识字,第二部分韵文是为巩固识字效果,提高识字水平服务的。
④看图会意识字这一形式的命名,就揭示了这类识字的教学过程,即从看图入手,用心意会,学会生字。
3、“转转盘”识字
(1)教学步骤
①教具演示,识字学词:通过“转转盘”游戏,让学生明白构成形声字的基本规律,初步建立偏旁部首的概念;
②借助拼音,辨字正音:借助拼音认读由这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
③诵读韵文,寓识于读:多种方式诵读韵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强化对字、词的认读(完成从字到词、由词到句的过渡)。
④指导写字,迁移练习:描仿习字,辨字组词、填空。
4、二下偏旁识字
(1)特点
探究性
微区别;可以激发学生对汉字造字规律的探究兴趣。
形象性
趣味性
(2)教学流程
①辨析偏旁——引导学生看“一表”,了解今文字(偏旁)的演变,弄清形与义的区别。
②学习词语——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图联系,理解词义。
③念读巩固——连词诵读或,巩固学词的效果,提高识字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④描仿练写——通过描红仿影练习写生字。
(四)识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字义、归类复习的能力等。
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
(1)习惯篇“勤查字典”、“主动识字”是本册的重点训练项目。
(2)让学生主动识字,必须要有内驱力。教《沉香救母》一课中的“泪”,便可启发学生说说“泪”为什么是“三点水”加“目”?学生通过思考便能说出:“因为泪水是从眼睛里流出的,眼睛里流出的水便是‘泪’。”从这些例子,儿童就能感受到汉字的构成是很巧妙的,是很有道理的。这种追本溯源的识字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汉字本身的魅力,让孩子感到识字很有趣,往往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并喜爱上汉字。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汉字规律,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与主动识字的习惯,就能通过多种渠道识字,便能学一知十、一通百通,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学生识的字越多,其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形成识字活动的良性循环。
3.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主动识字方法
(1)图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象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编制字谜,联想法
汉字繁难的笔画、复杂的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
(3)意义合成法
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构字的特点,教给孩子自主识字的方法。
4.提供学生运用方法的机会
(五)写字教学
重视写字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明代教育家吕坤把写字与“正心”“有益于性灵”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古人对写字教学功能的深刻认识。
第一学段(1~2年级)
2001版 |
2011版 |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
新版课程标准明显增加了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建议部分除了保留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基本要求外,特别提出要“提高书写质量”;并且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1、写字训练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
2、抓好写字的基本经验
(1)明确学习方式,从抓坐姿入手 (习惯)
(2)认真读帖,关注笔顺、笔画、结构
(3)要把写字练习放在课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