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琼海人过年习俗

(2013-10-25 20:14:16)
春节前几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家家团圆,除旧迎新的日子。琼海人过年不叫“过年”叫“做年”,是把他当作一件大事情来做,充满浓浓的期待。

春节前几天是备年的日子。①农历12月25日是大扫除的日子,也只有在这几天可以扫除屋檐上的蜘蛛网与灰尘。按习俗砍竹子来打扫,将砍来的竹子用小竹条捆扎竹叶,形成长长的竹扫把。打扫是有禁忌的,未出嫁的女孩子不能打扫,说是会给家里人带来断子绝孙的厄运,说白点就是生不到男丁。还有大扫除这天,邻居不能串门,不能走亲戚,听老人说,“沾到不干净的垃圾,来年回穷”。②做年糕。材料是糯米粉、红糖、姜。将温水倒入盆中,加进糯米粉、红糖、姜汁,弄成溶浆状,倒入一个大的篮子里。篮子是竹子做的,里面铺上开水烫过的芭蕉叶。最后放入锅中蒸熟,蒸熟的时间很长,先大火后小火。熟后糯米粉呈深褐色固体,糯米年糕称为“甜粑”,寄意明年能种得一快大田,日子过得甜甜蜜蜜。③买年货。上市赶集采办年货,准备过年用品,如油盐酱醋,春联年画,纸钱香烛等等。还要准备许许多多吃的东西如饼干、水果等。

除夕。①早上,分工张罗。撕掉旧的对联、年画,贴上新的。房间、厨房要贴上红纸,养性畜的地方也贴上红纸。准备祭祀的东西,杀鸡宰鹅煮肉。②中午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分为三个程序。第一到程序,摆上饼干、糖果、烟之类的食品,倒上米酒,燃香,点香烛祭拜“门神”,时间为一个时辰。进入第二道程序切不可灭香烛、香,当然酒也不可倒掉,桌上摆上熟公鸡一只,猪肉一盘,祭拜“土地爷”,时间为45分钟左右。整个过程都需要倒酒,倒酒很讲究,第一程序倒两次,第二程序倒一次,第三程序倒两次。第三程序是这样的,将第二程序的贡品整只鸡,整片猪肉切成块,再次摆上,还要摆上其他菜与年糕。同时房间里摆祭“床头婆”,祭“床头婆”的贡品有酒、饭菜,切不可摆筷子,说是小孩子会不听话,床头婆拿筷子打他。过了半个时辰,第三道程序接近尾声,把折好的纸钱、纸衣服、纸元宝放入聚宝盒内燃烧,祭“床头婆”也要烧纸钱。整个仪式都得跪拜,最后放开天炮、鞭炮,祭祀才算完毕。祭祀后,全家人吃团圆饭。③下午每个人都要洗澡,其意思是驱除晦气,身上沾满吉气。④晚上开始“守岁”,夜里快到零点时,各家各户燃鞭炮。放得越多越好,有驱魔怪之意。放完鞭炮后,老人们便向自己的子孙发压岁钱,大家互相祈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平平安安。

正月初一。早上6点时要祭拜祖先,桌上不能有家禽肉,素菜占多。有茄子(一年比一年好的意思)、鱼(年年有余)、葱(聪明)、芹菜(“芹”与“勤”同者,代表勤奋、勤劳的意思)。这一天,禁忌甚多,说话做事都得注意,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父母在这一天不能打骂孩子,也不得吵架。早上不能洗衣服,刷牙不能在院子里。不能到外边干活,不得杀牲,不准扫地(留住财),不可踩门槛(要迈过去)。不能吃鸡蛋,过年的时候吃鸡蛋会吃亏。还有一点,不能走亲戚。

初二是开年。从初二开始可以走亲戚,可以杀鸡或杀鹅。已出嫁的女人会在这一天携带丈夫儿女带上鸡或鹅回娘家拜,向自家亲戚发红包,并送上新年祝福等等。初三是“破口(嘴)日”,这一天不宜出门,免被人说到不好的话,不过此风已淡。

初四是迎接神的日子,一切神回到人间。民间开始有社鼓活动。村里的人台菩萨神像行傩。行傩队绕村里一圈,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纸钱,化“贡银”,乞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公走村”。

初五是破除日。祭祀的贡品可以撤掉,垃圾可倒,剪刀可动,稀饭可吃,大街小巷商店开张大吉,迎财神。初六是“行炮日”。“行炮”就是把附近庙里的神灵请下神案,敲锣打鼓抬到村里各家各户去放灯驱邪。“行炮”的时候,各家各户准备一些糕点贡品。祭拜的时候老人们会叫孩子们去钻“公祖”(神灵)的屁股,以为这样会给来年带来好运。“放灯”就是“送男丁”的意思。

初七是人日,众人的生日。初八是“土地爷”生日,这一天不能扫地,也不能把地弄脏,否则惹恼了“土地爷”就麻烦了。初九是玉帝诞辰日,这一天要祭拜上天。

初十至十四是祭拜祠堂的日子。同一姓氏的人拿上自家的贡品到祠堂拜祭。祭祀的时候主持人念颂词,本姓氏的男子躬身磕头,还得交香火钱。最后大家集中祠堂吃一顿饭,有的地方人们把贡品带回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有的地方拜祠堂的时候,长子到祠堂里拿出自家底祖先“神主牌”,到主持人面前跪着,主持人用笔“添红”。

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这天很热闹,晚上有游灯活动,小孩子拿各种形状的灯跟在长长的游街队伍后面。人们互相送灯,拿着灯“游村”,请来舞狮队表演,扮演“猪八戒”、“孙悟空”、“唐僧”等等,还有要耍杂技的。

年到这里,也就算过完了。过年是美好的,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不一样,也体现出文化的差异。不过,不同的过年习俗都讲究一个“和”字,大家在一起和乐融融,和和美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