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威解读“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2015-05-04 19:01:06)
标签:

杂谈

权威解读“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南柯梦:

喜欢古典诗词的红迷,都会对香菱学诗一节印象深刻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 香菱说的陆放翁不是别人,就是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这两句诗其实是一副对子,律诗里的颔联,出自七律《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全诗如下: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在本权威的解读出来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位权威的解读——

    ......字面的堆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出不去了。他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这诗中所描绘的应当是一个儒雅之人,想必室内安置着古玩,墙上悬挂着字画,且吟诗作画必净手焚香,所以房间里弥漫着檀香沉沉的气息。这倒也罢了,只是那重帘不卷,叫人看得心内堵闷。帘已厚重,却直落落地垂挂着,遮住了轩窗,也遮住了从屋外投射进来的明媚的阳光——何止是阳光被生生挡在了外头,这重帘隔绝了院子里活泼泼的飞鸟,清亮亮的虫鸣,姹紫嫣红的风景,细细想来,那一屋子的香气竟是浑浊的,那室内竟是昏暗的,氤氲着迂腐的糜烂气息......诗写至此已是僵死了,而后半句也未见得能挽救大局。砚只有在研动时才灵光乍现,墨只有在挥毫时才清香四溢。而诗中的砚台尽管是名贵的,可是其中的墨却没有被惊动过,如同死水,不见微澜。一汪止水只能衍生腐烂,呆滞、垂死,所以,这重帘留香,古砚聚墨,看似高雅,实则透着矫情,反倒透出难以遮掩的俗气。

这是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说的。钱穆是我尊敬的一位学术前辈,但对于他的这段言论,我是不以为然的,下面就来深入分析:

重帘不卷,说实话,确实叫人堵闷,但换个角度,一旦知道重帘外边是怎样一个世界,恐怕你会更堵。“...明媚的阳光,活泼泼的飞鸟,清亮亮的虫鸣,姹紫嫣红的风景...”,你以为是阳春三月呐,人家诗里明明写着江南十月。十月,按照我国古代历法,已经是深秋、初冬了,即使是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江南,也已经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了,哪来的姹紫嫣红?可见,这样的解读完全是断章取义,为附前人想当然。

再从社会角度说。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只知道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像这样的社会风气,依我看,比屋子里的香气更浑浊。与其打开轩窗呼吸浑浊的社会风气,还不如重帘不卷以留香。

诗写至此已是僵死了,而后半句也未见得能挽救大局,这这,完全是不懂诗。古砚微凹聚墨多,写得多直白呀,多真切呀,多有哲理呀。试想,古砚不凹,怎么聚墨?再想,三寸方砚,别说微凹了,就是深凹,能聚多少墨?...那是不是说,字是作者的文艺夸张,李白式的浪漫呢?不是的。陆游是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文艺夸张,也还没达到白发三千丈的病态程度,关键在于字的理解。如果把仅仅理解为墨水,那就太幼稚了。我们常说,一个人肚子里有很多墨水,这个墨水不是指黑乎乎的墨汁,而是知识、学问。同样道理,如果把古砚微凹聚墨多理解成知识、学问,那么,意境就会柳暗花明、焕然一新。

同理,重帘不卷留香久也是有深意的,不单单指檀香,也可以是书香、墨香,甚至可以引申为读书人的骨气,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那么,像这样有深意的诗,林黛玉为什么说它浅近断不可看这样的诗呢?是不是林黛玉不懂诗呢?不是的。林黛玉非但懂诗,而且水平极高,她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只有一种解释——不喜欢,天性使然。女孩子作诗,或多或少都有洁癖,见不得平庸俗气的字,见不得刁钻古怪的字,就很刁钻古怪,跟袭人差不多。有没有根据呢?有:

一、这两句诗在格式方面次序井然,主谓宾分明,不是她所说的奇句这她心目中的奇句是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样的全并列格式,或者如宝玉在《有凤来仪》一诗里的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这样的倒装格式。(注:穿帘碍鼎香是宝玉化用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

二、香菱在作第一首咏月诗的时候,黛玉说了句措辞不雅,可见有洁癖;

三、她不喜欢这种带有隐僻寓意的诗。黛玉在《红楼梦》第四十回里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李义山就是李商隐,隐喻派诗人的代表,陆游的这两句诗就跟他的代表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相似之处。

牛魔王:

牛老其实对这句重帘不卷留香久还是略知一二滴,南柯同学之高论,牛老不敢苟同哪。

据牛老所考,这句的典故来自一手李白的唐湿"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粗蛾眉。

但见泪很湿,不知心恨谁?

 重帘不卷"的意思,一是美人卷珠帘的时候,就会触景思情,想起当日为情人卷起珠帘的情景,如今珠帘依旧,斯人何方,因此就不敢去卷了。二是不卷珠帘,是为了留住屋里的香气,希望能够尽量留得久一点。

 留香久这三个字,留和久都是很明显的意思。而香字,则要理解为情人留下的味道,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的味道自然就是香味了。现代有歌唱道怀念你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也是这么个意思。

因此,以牛老高见,重帘不卷留香久这句说的就是美人思春。而记得红楼书中,香菱是薛蟠的侍妾,依恋着薛蟠,而薛蟠常年不在家,于是十分地思念。所以香菱会喜欢重帘不卷留香久这句,也就不足为怪了。 

至于古砚微凹聚墨多,目前还不大清楚,待牛老拨冗再考。

南柯梦:

也是一说啊,牛老读诗不少嘛。

陆游跟唐婉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唐婉死了四十多年,陆游也七老八十了,还写诗纪念她,可见也是一个情种,怪不得宝玉喜欢他的诗。

香菱是初学者,诗词还未入门,不会明白留香的深意,她喜欢的其实是古砚微凹,黛玉批的也恰恰是这一句。

  字刁钻古怪,用的人极少,牛老要考证,难度不小。《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湘云说:“...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字,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这个有人其实就是指林黛玉,湘云是在取笑她。

既然黛玉不喜欢字(包括字),为什么还给俩场馆取名凹晶馆凸碧堂呢?因为那是代宝玉拟的,应付元妃考试的,而她知道,宝玉很喜欢陆游的诗。宝玉喜欢陆游的诗,证据有二:

1、宝玉为贴身丫头取名袭人,因为她姓花,花气袭人知昼暖是很美的  句子,而且是陆游的诗句。陆游有好几首诗都用了花气袭人四个字。

2、穿帘碍鼎香,明显受到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的诗意影响。这是一句倒装句,理解时应读作碍穿帘之鼎香,是《有凤来仪》里的句子,咏竹子的。

宝玉喜欢陆游的诗,原因上面已经说了,陆游也是一个情种,大大的情种。

千古江山:

此诗不过是在写一时心情?

慵懒,闲适,小睡(或大睡)起来,或扶杖归来,一览屋里屋外景物。随手作诗。

 重帘不卷,并未说屋里并不明亮,不过说懒得去卷罢了。古砚微凹,不过在说砚台使用已久,是自家旧物而已。

这和后面饮酒和小唱(或是吟诗)心情是一致的。此诗应该是小品,并无特别的深意。

读书的时候,当年老师教过,宋朝人写诗,和唐诗已经不同。凡是有思想的地方,比较多的是明明白白说出来。陆游另外一些诗,或慷慨激昂,或婉转多情。有血有泪,应是诗人真心情。

当然不能每时每刻都将陆游看成一个斗士或者情种。

吾经常看不出很多诗里的深意,应该是一个俗人。

我也插两句:

    当今做诗,浅俗易懂已成时髦,太蕴藉,办刊人也不见得登你的诗。大约文学家不见得能完全读懂诗人,诗人也不见得能成为文学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