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
(2013-10-16 20:16:37)
标签:
初中 |
分类: 初中语文总复习 |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
七年级上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
必将有盗 盗
与友期行
居十日
相委而去
去后乃至 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往
死者十九 十九 古义 十分之九
与儿女讲 儿女 古义 子侄辈
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 古义 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七年级下古今异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
不闻机杼声
古义:听到
旦辞爷娘去
八年级上古今异义
例字 |
例句 |
古义 |
今义 |
出处 |
穷 |
欲穷其林 |
走到尽头 |
贫穷 |
《桃》 |
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类 |
属于 |
《桃》 |
鲜美 |
芳草鲜美 |
鲜艳美丽 |
(味道)新鲜美味 |
《桃》 |
才 |
才通人 |
仅 |
才 |
《桃》 |
交通 |
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
邮电、运输事业的总称 |
《桃》 |
外人 |
悉如外人 |
桃源以外的世人 |
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
《桃》 |
并 |
并怡然自乐 |
都 |
并且 |
《桃》 |
妻子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妻子儿女 |
男子的配偶 |
《桃》 |
绝境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与世隔绝的地方 |
走投无路的地方 |
《桃》 |
无论 |
无论魏晋 |
更不用说 |
不管 |
《桃》 |
不足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不必要,不值得 |
(数量等)不够 |
《桃》 |
去 |
停数日,辞去 |
离开 |
往 |
《桃》 |
扶 |
便扶向路 |
沿着 |
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
《桃》 |
馨 |
惟吾德馨 |
品德高尚 |
香气 |
《陋》 |
白丁 |
往来无白丁 |
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
今无此词 |
《陋》 |
因 |
罔不因势象形 |
顺着 |
因为 |
《核》 |
比 |
其两膝相比者 |
靠近 |
比较 |
《核》 |
属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相似 |
属于 |
《核》 |
曾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竟然 |
曾经 |
《核》 |
归 |
女有归 |
女子出嫁 |
回来 |
《大》 |
乱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造反 |
混乱 |
《大》 |
走 |
老翁逾墙走 |
逃跑 |
行走 |
《石》 |
二 |
二男新战死 |
两个 |
数词,二 |
《石》 |
新 |
二男新战死 |
刚刚 |
与“旧”相反 |
《石》 |
裙 |
出入无完裙 |
泛指衣服 |
裙子 |
《石》 |
请 |
请从吏夜归 |
请允许我 |
请(对方) |
《石》 |
自 |
自非亭午夜分 |
如果 |
自己 |
《三》 |
或 |
或王命急宣 |
如有 |
或者 |
《三》 |
虽 |
虽乘奔御风 |
即使 |
虽然 |
《三》 |
虽 |
虽席地不容闲也 |
即使 |
虽然 |
《观》 |
良 |
良多趣味 |
的确、实在 |
好 |
《三》 |
三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几(不是确数) |
三(确数) |
《三》 |
三 |
烽火连三月 |
几(不是确数) |
三(确数) |
《春》 |
但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只是 |
但是 |
《记》 |
但 |
但使愿无违 |
只是 |
但是 |
《归》 |
闲人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有闲情逸致的人 |
没有事情要做的人 |
《记》 |
既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以后 |
既然 |
《观》 |
望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农历十五日 |
看 |
《观》 |
仅 |
仅如银线 |
几乎 |
仅仅 |
《观》 |
拿 |
余拿一小船 |
撑 |
用手握住或抓取 |
《湖》 |
单车 |
单车欲问边 |
一辆车 |
自行车的俗称 |
《使》 |
长河 |
长河落日圆 |
黄河 |
泛指河流 |
《使》 |
无时 |
拄杖无时夜叩门 |
没有一定的时间 |
今多与“无刻”连用,表示时时 |
《游》 |
八年级下古今异义
与朱元思书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
五柳先生传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
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
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
陈涉世家
1.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古义:到处
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3. 今亡亦死
4. 会天大雨
5. 比至陈
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唐雎不辱使命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 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
4. 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仅仅。
5. 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
6. 休祲降于天古
古义:吉祥
7.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交换
8. 徒以有先生
古义:只
隆中对
1.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失败
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义:从此
4.
将军宜枉驾顾之
5. 凡三往
6. 孤不度德量力
7.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8.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词五首
1. 可怜白发生
出师表
1.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用来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古义:……的原因
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的原因
4.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5.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和遗憾
6.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7.
臣不胜受恩感激
古义:感动激奋
8.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9.
引喻失义
10. 陟罚臧否
11. 猥自枉屈
12. 庶竭驽钝
13. 晓畅军事
1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6. 先帝知臣谨慎
1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18.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9. 不效则治臣之罪
九年级下古今异义
公输
1. 吾知所以距子矣
2.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孟子》两章
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 舜发于畎亩之中
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6. 管夷吾举于士
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 一豆羹
曹刿论战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4. 忠之所属
5. 小大之狱
6. 虽不能察,必以情
7.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 可以一战
9.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规劝
2. 窥镜
古义:照,看
3. 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4.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地土方圆
5. 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义:批评
6. 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议论
7. 臣之妻私臣
古义:偏爱
8.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没有一个
9.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愚公移山
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 何苦而不平
4.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诗经》两首
1. 道阻且右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
七年级上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
必将有盗 盗
与友期行
居十日
相委而去
去后乃至 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往
死者十九 十九 古义 十分之九
与儿女讲 儿女 古义 子侄辈
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 古义 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七年级下古今异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
不闻机杼声
古义:听到
旦辞爷娘去
八年级上古今异义
例字 |
例句 |
古义 |
今义 |
出处 |
穷 |
欲穷其林 |
走到尽头 |
贫穷 |
《桃》 |
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类 |
属于 |
《桃》 |
鲜美 |
芳草鲜美 |
鲜艳美丽 |
(味道)新鲜美味 |
《桃》 |
才 |
才通人 |
仅 |
才 |
《桃》 |
交通 |
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
邮电、运输事业的总称 |
《桃》 |
外人 |
悉如外人 |
桃源以外的世人 |
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
《桃》 |
并 |
并怡然自乐 |
都 |
并且 |
《桃》 |
妻子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妻子儿女 |
男子的配偶 |
《桃》 |
绝境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与世隔绝的地方 |
走投无路的地方 |
《桃》 |
无论 |
无论魏晋 |
更不用说 |
不管 |
《桃》 |
不足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不必要,不值得 |
(数量等)不够 |
《桃》 |
去 |
停数日,辞去 |
离开 |
往 |
《桃》 |
扶 |
便扶向路 |
沿着 |
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
《桃》 |
馨 |
惟吾德馨 |
品德高尚 |
香气 |
《陋》 |
白丁 |
往来无白丁 |
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
今无此词 |
《陋》 |
因 |
罔不因势象形 |
顺着 |
因为 |
《核》 |
比 |
其两膝相比者 |
靠近 |
比较 |
《核》 |
属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相似 |
属于 |
《核》 |
曾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竟然 |
曾经 |
《核》 |
归 |
女有归 |
女子出嫁 |
回来 |
《大》 |
乱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造反 |
混乱 |
《大》 |
走 |
老翁逾墙走 |
逃跑 |
行走 |
《石》 |
二 |
二男新战死 |
两个 |
数词,二 |
《石》 |
新 |
二男新战死 |
刚刚 |
与“旧”相反 |
《石》 |
裙 |
出入无完裙 |
泛指衣服 |
裙子 |
《石》 |
请 |
请从吏夜归 |
请允许我 |
请(对方) |
《石》 |
自 |
自非亭午夜分 |
如果 |
自己 |
《三》 |
或 |
或王命急宣 |
如有 |
或者 |
《三》 |
虽 |
虽乘奔御风 |
即使 |
虽然 |
《三》 |
虽 |
虽席地不容闲也 |
即使 |
虽然 |
《观》 |
良 |
良多趣味 |
的确、实在 |
好 |
《三》 |
三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几(不是确数) |
三(确数) |
《三》 |
三 |
烽火连三月 |
几(不是确数) |
三(确数) |
《春》 |
但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只是 |
但是 |
《记》 |
但 |
但使愿无违 |
只是 |
但是 |
《归》 |
闲人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有闲情逸致的人 |
没有事情要做的人 |
《记》 |
既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以后 |
既然 |
《观》 |
望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农历十五日 |
看 |
《观》 |
仅 |
仅如银线 |
几乎 |
仅仅 |
《观》 |
拿 |
余拿一小船 |
撑 |
用手握住或抓取 |
《湖》 |
单车 |
单车欲问边 |
一辆车 |
自行车的俗称 |
《使》 |
长河 |
长河落日圆 |
黄河 |
泛指河流 |
《使》 |
无时 |
拄杖无时夜叩门 |
没有一定的时间 |
今多与“无刻”连用,表示时时 |
《游》 |
八年级下古今异义
与朱元思书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
五柳先生传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
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
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
陈涉世家
1.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古义:到处
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3. 今亡亦死
4. 会天大雨
5. 比至陈
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唐雎不辱使命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 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
4. 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仅仅。
5. 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
6. 休祲降于天古
古义:吉祥
7.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交换
8. 徒以有先生
古义:只
隆中对
1.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失败
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义:从此
4.
将军宜枉驾顾之
5. 凡三往
6. 孤不度德量力
7.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8.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词五首
1. 可怜白发生
出师表
1.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用来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古义:……的原因
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的原因
4.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5.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和遗憾
6.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7.
臣不胜受恩感激
古义:感动激奋
8.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9.
引喻失义
10. 陟罚臧否
11. 猥自枉屈
12. 庶竭驽钝
13. 晓畅军事
1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6. 先帝知臣谨慎
1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18.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9. 不效则治臣之罪
九年级下古今异义
公输
1. 吾知所以距子矣
2.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孟子》两章
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 舜发于畎亩之中
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6. 管夷吾举于士
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 一豆羹
曹刿论战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4. 忠之所属
5. 小大之狱
6. 虽不能察,必以情
7.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 可以一战
9.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规劝
2. 窥镜
古义:照,看
3. 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4.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地土方圆
5. 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义:批评
6. 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议论
7. 臣之妻私臣
古义:偏爱
8.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没有一个
9.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愚公移山
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 何苦而不平
4.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诗经》两首
1. 道阻且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