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14升本
14升本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14积分
  • 博客访问:566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较《青春之歌》与《红豆》的比较阅读

(2014-12-18 21:23:12)
分类: 第一次论文作业

较《青春之歌》与《红豆》的比较阅读

143330117 沈婧

当我合上这两本书时,内心对那个时代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说不清是什么,但跟如今我所熟悉的社会是那么的不一样。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一个到处血雨腥风,连爱情都要被政治左右的时代!

两篇小说都是以“爱情+革命”为题材,展现上世纪30年代女性在大革命的背景下自身爱情悲剧的演变过程。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作家不免都沾染着政治的烙印,“冲破封建的牢笼和束缚,对封建伦理的反叛和个性追求,对革命向往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等高姿态的写作无疑成为两篇小说共同的宏大主题。小说将爱情贯穿全文,通过对女性知识分子爱情的萌芽,发展,破灭最后纷纷选择投身革命的故事描写来展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爱情观:爱情只有依附革命,才能重获新生。

尽管有着共同的主题,但两篇小说却各有侧重。《青春之歌》重革命,《红豆》却更细腻得表现女主人公真实的爱情感受。《红豆》运用倒叙的叙事手法用两颗红豆串联出一段回忆。它承载了女主人公江玟全部的青涩纯真年代。江玟出生在一个简单的家庭环境中,温柔善良的母亲和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给予她如“小鸟儿”般的天真活泼的特性。她就如生活在那粉红色的夹竹桃一样与世隔绝。只可惜,即使单纯如她,也免不了受到外界大背景的影响,萧肃的思想,父亲的“离开”都深深地冲击着她那颗如白纸般的心。“难道还该要这屈死人的社会么?”一件又一件的事促进着她内心的成熟,最后,齐虹的离开让她坚定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不局限于小我的爱情,而是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为广大人民斗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纵然怀念那份爱情,但她从不后悔。

如果说《红豆》是条细水长流的小溪,那么《青春之歌》给予我们的,便是波涛汹涌的长河。《青春之歌》有着强大的政治色彩。以1931“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为背景,尖锐的名族矛盾、残酷的阶级斗争,有力得敲打着每一个人。小说塑造了这一历史背景下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且以对林道静的塑造为主线贯穿始终。这时爱情已经成为一个引子,女性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成为主体。林道静放弃了不健康的爱情选择投身革命,却又在革命道路上收获了爱情。她是幸运的,更是坚强的。她用她的选择见证了她的成熟,她的成长。

《红豆》----写着革命的爱情故事;《青春之歌》-------写着爱情的革命战歌。两者相辅相成,向我们完美展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激情与信仰,它让我们不解,却更值得我们敬重。向革命致敬,向历史致敬,更感谢那个时代里如她们般坚强独立的女性!

 

阅读(2078)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