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质
文/黄小平
一人用扇子扇火,把火越扇越旺。另一人见了,不服气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可以把火扇得更旺!于是他从那人手里夺过扇子,使出全身力气扇,结果把火扇灭了。同是扇火,为什么有的人把火扇旺了,而有的人却把火扇灭了呢?那是因为,做事不光是用力气,还得用脑子。
饿了,吃起饭来,会觉得特别地香;渴了,喝起水来,会感到特别地甜。这种香甜,以及由这种香甜带来的幸福感,是适度的饥渴给的,一个饱食终日的人,是没有这种感觉的。所以,一个整日只知道用物质填饱灵魂的人,是难有幸福感的。只有灵魂对物质保持适度的饥渴、保持适度的节制,有限的物质,才会带来无限的幸福。
吃一样东西,过甜,会甜到一种苦的感觉,于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简直甜苦了!“甜”和“苦”是对立的,当一样东西,不断地增加其甜度,甜到一定程度,甜就会化成苦了,我们尝到的,就不再是甜味了,而是一种苦涩了。甜味,是我们喜欢的口味,但如果我们对我们喜欢的东西、爱好的东西,不懂得节制的道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在饭店吃饭,有时饭店的生意好,等好久也不见上菜,于是不断地催:“老板,快点上菜!”但并不见效果,最后催得不耐烦了,干脆来一句:“点的菜都不要了!”,结果,菜很快就上来了。看来,不是所有的拒绝,都意味着失去。一味地迁就,不如适时地拒绝,适时地拒绝,反而会给你带来做人的尊严和意外的收获。
要识别一只保温杯保温性能的好坏,只需往保温杯里倒上热水,然后摸摸它的外壳,如果外壳很快就变热的,其保温性能肯定不好。只有保温性能不好的保温杯,才会杯里一倒上热水,立马就从外壳表现出来。一只保温杯保温性能的好坏,可以通过它的外壳识别出来;一个人品质的优劣,也可以通过他的外表判断出来。
我们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什么是节俭、什么是浪费呢?我们说,挥霍无度、暴殄天物是一种浪费,但一件物品买回来不用,不也是一种浪费吗?由此看来,“不用”也是一种浪费。再反过来看,充分利用,便是一种节俭了。比如,你充分利用时间、利用青春、利用热情、利用思想和智慧,不就是你在节省时间、节省青春、节省热情、节省思想和智慧,而成为一种节俭吗?
具有弹性,是橡皮筋的价值所在。然而,如果橡皮筋依仗其弹性,一直绷紧自己,得不到暂时的休整和放松,生命就会失去其弹性,失去其价值,走向其反面。 人生也是如此,成功离不开努力和勤奋,但如果一直用努力和勤奋来“绷紧”自己,而不愿做暂时的休整和放松,人生也会走向其反面,而最终与成功背道而驰。
弯木头若用“直”来衡量,当然不合格。但世间万物,不都是直的,还有很多东西,是弯的,比如,弯路、弯道、弯弓、弯月,等等。所以,一根木头,无论是直的还是弯的,都能用得其所。弯木头为什么要用其“直”呢?用其“弯”,“弯”不正好成了它的特长和优势吗?弯木头用其“弯”,直木头用其“直”,那么,世间的木头,便都能“材”尽其用了。
我曾见过一些人,自己存放的东西,常常找不到存放在哪里。这类人,大多是因为自己存放的东西太多,这个当宝贝似的存放起来,那个也当宝贝似的存放起来,一个也舍不得扔掉,久而久之,也就记不起哪样东西存放在哪里了。我还曾见过一些人,这个东西想要,那个东西也想要,一样也不想落下,结果,在众多的“东西”和物质中而迷失了自我。
一满桶水,静放那里就好,别人看得到。但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满桶水,怕别人不知道,而四处炫耀、晃荡,弄得水花四溅,溅别人一身,害了别人,同时桶里的水也在炫耀、晃荡中溅出不少,而亏了自己。人得意时,就如一满桶晃荡的水。
一只冰箱质量很好,冰冻效果很好,可冰冻在里面的食物却变质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冰箱断电了,失去了冰冻的功能。一个人素质很高,但如果内心“断电”了,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热情,那么,再高的素质也是一种摆设,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野鸡能飞,而家养的鸡不能飞;野鸭能飞,而家养的鸭不能飞;天鹅能飞,而家养的鹅不能飞。家养的鸡、鸭、鹅,跟野鸡、野鸭、天鹅一样,背上都长着一对翅膀,而一个能飞,一个不能飞,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不是有了翅膀就能飞翔,如果任凭他人供着养着,就是有了飞翔的翅膀,也会失去飞翔的能力。
同一手牌,让不同的人打,会打出不同的水平,打出不同的结局。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多大差别,几乎是上帝发的“同一手牌”,有的人用这手牌成就了人生一番壮丽的事业,而有的人却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更有的人沉沦堕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人生的命运如何,起决定作用的,不在你手中的牌,而在你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
人的一生中,会走很多条路,但没有谁能同时走在两条路上。在同一时间、同一时段,每个人只能走在一条路上。一位作家说: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是同时。人生拥有的一切,拥有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同时得到的,都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时段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步形成的。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大人,没有哪一棵树一长出来就是大树。生命的成长,人生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都不是同时得到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点一滴长时间累积的结果。
动车比绿皮火车跑得快,那是因为绿皮水车的动力全在车头上,后面的车厢是不带动力的,整个火车全靠车头带动;而动车则不同,它不只是车头带动力,它后面的每个车厢都带动力,每个车轮都在驱动着火车行驶,所以动车自然也就比绿皮火车跑得快。若把一列火车比作一个团队,那么车头就是团队的领头人,而后面的车厢就是团队的队员。要想让团队这列火车跑得快,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作为团队的领头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动力来带动团队,而且还要发挥好团队每个队员的作用,让他们内生动力,去自己驱动自己,最后达到相互推动的效果。(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1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哲学家的思考》编入全国高级技校语文教材;《童心的天堂》编入全国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类文阅读;《画出快乐》编入上海市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定用书《朗诵水平等级考试纲要》指定考试作品。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微信号:huangxp65
[转载]看到本质
看到本质
文/黄小平
一人用扇子扇火,把火越扇越旺。另一人见了,不服气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可以把火扇得更旺!于是他从那人手里夺过扇子,使出全身力气扇,结果把火扇灭了。同是扇火,为什么有的人把火扇旺了,而有的人却把火扇灭了呢?那是因为,做事不光是用力气,还得用脑子。
饿了,吃起饭来,会觉得特别地香;渴了,喝起水来,会感到特别地甜。这种香甜,以及由这种香甜带来的幸福感,是适度的饥渴给的,一个饱食终日的人,是没有这种感觉的。所以,一个整日只知道用物质填饱灵魂的人,是难有幸福感的。只有灵魂对物质保持适度的饥渴、保持适度的节制,有限的物质,才会带来无限的幸福。
吃一样东西,过甜,会甜到一种苦的感觉,于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简直甜苦了!“甜”和“苦”是对立的,当一样东西,不断地增加其甜度,甜到一定程度,甜就会化成苦了,我们尝到的,就不再是甜味了,而是一种苦涩了。甜味,是我们喜欢的口味,但如果我们对我们喜欢的东西、爱好的东西,不懂得节制的道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在饭店吃饭,有时饭店的生意好,等好久也不见上菜,于是不断地催:“老板,快点上菜!”但并不见效果,最后催得不耐烦了,干脆来一句:“点的菜都不要了!”,结果,菜很快就上来了。看来,不是所有的拒绝,都意味着失去。一味地迁就,不如适时地拒绝,适时地拒绝,反而会给你带来做人的尊严和意外的收获。
要识别一只保温杯保温性能的好坏,只需往保温杯里倒上热水,然后摸摸它的外壳,如果外壳很快就变热的,其保温性能肯定不好。只有保温性能不好的保温杯,才会杯里一倒上热水,立马就从外壳表现出来。一只保温杯保温性能的好坏,可以通过它的外壳识别出来;一个人品质的优劣,也可以通过他的外表判断出来。
我们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什么是节俭、什么是浪费呢?我们说,挥霍无度、暴殄天物是一种浪费,但一件物品买回来不用,不也是一种浪费吗?由此看来,“不用”也是一种浪费。再反过来看,充分利用,便是一种节俭了。比如,你充分利用时间、利用青春、利用热情、利用思想和智慧,不就是你在节省时间、节省青春、节省热情、节省思想和智慧,而成为一种节俭吗?
具有弹性,是橡皮筋的价值所在。然而,如果橡皮筋依仗其弹性,一直绷紧自己,得不到暂时的休整和放松,生命就会失去其弹性,失去其价值,走向其反面。 人生也是如此,成功离不开努力和勤奋,但如果一直用努力和勤奋来“绷紧”自己,而不愿做暂时的休整和放松,人生也会走向其反面,而最终与成功背道而驰。
弯木头若用“直”来衡量,当然不合格。但世间万物,不都是直的,还有很多东西,是弯的,比如,弯路、弯道、弯弓、弯月,等等。所以,一根木头,无论是直的还是弯的,都能用得其所。弯木头为什么要用其“直”呢?用其“弯”,“弯”不正好成了它的特长和优势吗?弯木头用其“弯”,直木头用其“直”,那么,世间的木头,便都能“材”尽其用了。
我曾见过一些人,自己存放的东西,常常找不到存放在哪里。这类人,大多是因为自己存放的东西太多,这个当宝贝似的存放起来,那个也当宝贝似的存放起来,一个也舍不得扔掉,久而久之,也就记不起哪样东西存放在哪里了。我还曾见过一些人,这个东西想要,那个东西也想要,一样也不想落下,结果,在众多的“东西”和物质中而迷失了自我。
一满桶水,静放那里就好,别人看得到。但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满桶水,怕别人不知道,而四处炫耀、晃荡,弄得水花四溅,溅别人一身,害了别人,同时桶里的水也在炫耀、晃荡中溅出不少,而亏了自己。人得意时,就如一满桶晃荡的水。
一只冰箱质量很好,冰冻效果很好,可冰冻在里面的食物却变质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冰箱断电了,失去了冰冻的功能。一个人素质很高,但如果内心“断电”了,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热情,那么,再高的素质也是一种摆设,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野鸡能飞,而家养的鸡不能飞;野鸭能飞,而家养的鸭不能飞;天鹅能飞,而家养的鹅不能飞。家养的鸡、鸭、鹅,跟野鸡、野鸭、天鹅一样,背上都长着一对翅膀,而一个能飞,一个不能飞,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不是有了翅膀就能飞翔,如果任凭他人供着养着,就是有了飞翔的翅膀,也会失去飞翔的能力。
同一手牌,让不同的人打,会打出不同的水平,打出不同的结局。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多大差别,几乎是上帝发的“同一手牌”,有的人用这手牌成就了人生一番壮丽的事业,而有的人却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更有的人沉沦堕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人生的命运如何,起决定作用的,不在你手中的牌,而在你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
人的一生中,会走很多条路,但没有谁能同时走在两条路上。在同一时间、同一时段,每个人只能走在一条路上。一位作家说: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是同时。人生拥有的一切,拥有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同时得到的,都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时段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步形成的。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大人,没有哪一棵树一长出来就是大树。生命的成长,人生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都不是同时得到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点一滴长时间累积的结果。
动车比绿皮火车跑得快,那是因为绿皮水车的动力全在车头上,后面的车厢是不带动力的,整个火车全靠车头带动;而动车则不同,它不只是车头带动力,它后面的每个车厢都带动力,每个车轮都在驱动着火车行驶,所以动车自然也就比绿皮火车跑得快。若把一列火车比作一个团队,那么车头就是团队的领头人,而后面的车厢就是团队的队员。要想让团队这列火车跑得快,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作为团队的领头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动力来带动团队,而且还要发挥好团队每个队员的作用,让他们内生动力,去自己驱动自己,最后达到相互推动的效果。(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1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哲学家的思考》编入全国高级技校语文教材;《童心的天堂》编入全国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类文阅读;《画出快乐》编入上海市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定用书《朗诵水平等级考试纲要》指定考试作品。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