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景仁诗感言
微胥仲则罕人识,远祖庭坚庶可知。
嫉世悲身抒腑郁,生平短寿至堪凄。
癸 巳 除 夕 偶 成
黄 景 仁
其
一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其
二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附录原文注释:
1、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武进(今江苏省)人。乾隆时诸生,一生穷困潦倒,仅活了三十五岁。悲身嫉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有些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感染力较强。
2、第一首诗的后两句不是写作者留连景物,而是写人在极度忧患之中茫然无所适从的心情。
3、黄庭坚之后,祖黄大乐,为高淳校官。父黄之掞,为县学生。四岁丧父,依赖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制举文。十六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于宜兴氿里读书。与汪中友好。乾隆三十一年,于江阴遇洪亮吉。为毗陵七子之一。次年,娶赵夫人。三十三年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高宗南巡,召试入二等,任主簿。乾隆四十三年,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为债主所逼,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四月二十五日,以肺疾卒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舍。好友洪亮吉持其丧以归。作品辑成《两当轩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