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学、常思、常悟
----- 师德师风培训反思
2024年4月20日,我参加了“全市师德师风与教育法规培训”的学习。通过此次学习,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个人的理论素养、个人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本次培训,我饱尝了一顿营养丰富的“理论盛宴”,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思想上充了电,行动上加了油,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现就本次学习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端正态度,认真学习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于4月20日8点登上了优师课堂,进行了签到。准备好了笔记本,认真聆听哈尔滨道里区知名教师杨吉文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讲座,此次讲座历时3个小时,边听边记边思,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二、
深刻领会,增强意识
聆听了杨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增强了意识,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一是依法教书,增强宗旨意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一定要依法施教。对待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带给学生。对孩子要宽容、要尊重,要心中有法,行中有法,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
二是言传身教,增强责任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增强责任意识。 学生就是一张白纸,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先要不做。比如:要求学生不要随地吐痰,老师就要点头不要随地吐痰。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就捡起来,学生就会向老师一样看到垃圾就捡起来,学生慢慢地就养成了注意卫生的好习惯。可见,注意言传身教很重要。
三是终身学习,增强学习意识。“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这句话意思是老师要渊博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才能称得上“学高为师”。为此,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也就是不断“添水”、“换水”,使自己变成有营养价值的“长流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四是加强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作为一名教师要长期坚持廉洁自律,让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要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线,时刻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来严格要求自己,警钟长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行为规范上,坚决按照廉洁从政的要求办事,廉洁从教。要严格遵守党章、准则以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古人讲,“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严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教书,自觉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努力做一名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好老师。
五是爱护学生,增强尊重意识。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要充分尊重学生,要一视同仁。要为学生共同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给学生创造发展自己,提升综合素养的机会和平台,为学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次学习培训是我一次难忘的“思想洗礼”,时间虽短,但我学到了很多,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处处树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积极主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用学到的新知识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