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教研总结

分类: 校本研训管理制度、计划总结 |
聚焦素养作业 落实素养课堂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岁暮。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充实而又忙碌,精彩而又丰富。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集体培训、学习研讨、开课听课、总结交流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把校本研修与教科研结合起来,并把各项活动落实到位。各年级备课组组织老师们研读《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围绕“立足核心素养,优化作业设计”这一教研主题,本学期我们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区级展示课、教研周等活动,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实践,以研促教
教为研之基,研为教之促,只教不研难提升,只有将教与研一体化,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为使“教”“研”相长,本学期语文教研组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教研实践活动。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优势,学校开展新教师问诊课堂,3月28日开展了三年内青年教师汇报成长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助力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随后,导师们围绕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核心素养的落实、目标实施和“教-学-评”一致性、以学定教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价,及时肯定优点,又中肯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让青年教师收获颇丰。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是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素材。为进一步探索以素养为导向的作业设计,提升教师“双新”背景下素养作业设计能力,4月8日下午,永中二小邀请了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小莲老师为全体教师带来主题为《素养导向的学习活动与作业设计实践》的专题培训。依托学校的教研活动,语文老师们将以王老师的讲座为牵引,从学生角度出发,指向核心素养,多措并举,深化研究,全面推进,持续优化作业设计,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
本学期,永中二小联合瑶溪一小和龙湾外国语小学推出了一堂堂精彩的互联网同步语文课。三个学校老师组织了互动,围绕课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表达了自己对课堂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大家一致认为,互联网同步课堂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
为促进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教师书写教学基本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6月12日下午,永中二小语文教研组在录播室开展了本学期最后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本次比赛全校语文教师参与。每个人各自带上了自己的黑板贴,白色如玉的粉笔,方格墨色的黑板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多样活动,共展风采
本学期,除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水平,本学期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组以竞赛为载体,举办了古诗擂台赛活动、心情故事征文活动、阅读节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课内语文与课外生活的对接、资源的整合,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厚度与深度。
文学之路是一场曼妙的长途旅行,在各种活动的引领下,愿学生一路采撷,一路芬芳。
三、集体研讨,落实常规
语文教研组积极提炼校级课例和同步课堂打磨成果,并向各类市区级展示课平台及课堂教学评比输出优质课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2024年4月28日中午,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次磨课活动,执教本课的是陈蓉蓉老师。在课堂中,陈老师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该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我们参与磨课的所有老师都认真地听课,做记录。执教老师上完课后,大家坐在一起,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这堂课的见解。
2024年5月13日,永中二小语文教研组再次迎来了陈蓉蓉老师精心准备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磨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研讨和细致打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同时也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深刻的语文课。
2024年5月14日下午,我校语文教研组以“聚焦素养作业,落实素养课堂”为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语文教研专场课例展示的是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第2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由陈蓉蓉老师和四(3)班孩子共同完成。陈老师与孩子的分角色对读,把课堂气氛引向了高潮,孩子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把文章中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和舍已为人的高尚品质刻画进了孩子们的心中。整节课,陈老师“春雨润物”式的教学风格,紧扣语文素养,聚焦于作业,落实于课堂,体现了本次教研的主题。
经过团队的打磨,陈蓉蓉老师《“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区级魅力课堂进行展示,为大家展示了自己精彩的课堂教学风采。
四、科研成绩,硕果累累
本学期,语文组的老师们,一如既往地积极实践,深耕课堂。校本研训促进教科研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
教师姓名 |
获奖内容 |
获奖区域 |
获奖等次 |
获奖类型 |
获奖时间 |
孙秋月 |
2023年永嘉—龙湾送教下乡活动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3-08 |
孙秋月 |
2龙湾区女童保护公益课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1 |
林小云 |
《现在的你最美丽——快乐迎接青春期》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3-07 |
林小云 |
区心理辅导活动课《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13 |
林小云 |
龙湾区“女童保护”公益课堂进校园《女童防性侵知识》公益课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1 |
林小云 |
区心理健康研讨活动经验交流《“慧”做父母,“育”见未来——亲子关系辅导的实践探索》 |
区级 |
|
讲座 |
2024-04-25 |
陈蓉蓉 |
张璁校本文化背景下的班级项目化活动设计 |
区级 |
|
讲座 |
2024-06-05 |
陈蓉蓉 |
儿童防性侵知识公益课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1 |
陈蓉蓉 |
爱护我们的身体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3-08 |
陈蓉蓉 |
“诺曼底号〞遇难记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15 |
杨肖肖 |
2023学年龙湾区小学“寒假项目作业”设计与征集 |
区级 |
三等奖 |
其他 |
2024-03-15 |
季爱莲 |
“做”智慧教师,“学”师匠之美 |
区级 |
二等奖 |
读书征文 |
2024-06-11 |
季爱莲 |
《儿童防性侵知识》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1 |
季爱莲 |
思.译.寻“小练笔”与阅读的共生 |
区级 |
三等奖 |
论文 |
2024-06-11 |
陈茜 |
《儿童防性侵知识》公开课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1 |
陈小秋 |
家长会案例 |
市级 |
三等奖 |
案例 |
2024-05-11 |
陈小秋 |
教育教学论文 |
区级 |
一等奖 |
论文 |
2024-05-25 |
陈小秋 |
送教下乡安全教育示范课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3-08 |
陈小秋 |
区女童保护公益课5节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3 |
陈小秋 |
区研学成果案例 |
区级 |
一等奖 |
案例 |
2024-03-06 |
陈小秋 |
区课题撰写经验交流 |
区级 |
|
讲座 |
2024-05-16 |
陈小秋 |
省级课题经验交流 |
区级 |
|
讲座 |
2024-05-11 |
陈小秋 |
优秀清廉工作案例 |
区级 |
一等奖 |
案例 |
2024-05-11 |
陈小秋 |
德育活动案例 |
市级 |
二等奖 |
案例 |
2024-06-11 |
陈小秋 |
德育活动案例 |
区级 |
一等奖 |
案例 |
2024-05-11 |
陈小秋 |
区家长会案例 |
区级 |
一等奖 |
案例 |
2024-04-11 |
陈小秋 |
第三轮课堂变革课题 |
区级 |
二等奖 |
区级 |
|
刘美钗 |
女童保护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6-04 |
陈雪琴 |
区教育系统作品征集绘画作品 |
区级 |
二等奖 |
基本功 |
2024-04-25 |
刘美钗 |
成果与失败实践案例 |
区级 |
一等奖 |
案例 |
2024-05-11 |
陈雪琴 |
区公益进校园活动课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1 |
陈雪琴 |
教育教学论文 |
区级 |
二等奖 |
论文 |
2024-03-11 |
张汝 |
教师教育论文 |
区级 |
三等奖 |
论文 |
2024-03-28 |
张汝 |
爱阅读 |
区级 |
三等奖 |
读书征文 |
2024-05-20 |
朱美琪 |
2024上半年亲子辅导专题研讨会公开课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4-25 |
朱美琪 |
龙湾区温心健康护航进校园专题讲座 |
区级 |
|
讲座 |
2024-05-13 |
朱美琪 |
龙湾区女童保护公益课堂进校园开出5节 |
区级 |
|
公开课 |
2024-05-21 |
王宝华 |
2023学年龙湾区小学“寒假项目作业”设计与征集 |
区级 |
三等奖 |
其他 |
2024-04-09 |
五、研无止境,继续奋斗
1.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专业阅读等研究和实践不够。
2.对怎样通过师生阅读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专题教研有待深入实施落实。
3.对如何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课内外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研有待进一步探究。
在学习、听课、磨课、评课的活动中,我们已经形成一支学习方向明确、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精神刻苦的学习型教研团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我们将继续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未来必定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