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践行素养作业设计,助力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活动4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践行素养作业设计,助力课堂教学
——主题磨课活动
2024-4-30
永中二小
2024年4月30日下午姜舒丹老师在录播室进行《面积的认识》第一次磨课。课中姜老师首先在创设情境部分,出示新旧两个版本的数学书,提出问题: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出面积这一概念。接下来,通过观察、语言表述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第二环节,姜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统一单位面积的必要性。难点环节,姜老师还将面积和周长拿出来辨析,通过比较和纠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面积和周长。
第二节课教研组的组员们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课。老师们纷纷对姜老师的这节课予以好评。但大家觉得在环节较多,时间紧凑,认为应该对第一环节进行缩减,将时间放在重难点环节以及巩固环节。
《认识面积》说课稿
一、
“面积的认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作为“面积”单元的起始内容,为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知识基础。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强化对物体、图形等表面的理解,经历多个图形表面的认知过程,深化对面积的认识,抽象出面积意义;采用多种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学生经历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的过程,感受采用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量感。
二、
在之前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二维计量”,对于面积概念的真正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容易与周长的概念相混淆。在建立面积概念的初始阶段,要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加以区别。
三、
1.结合实例通过找、摸、说等活动完善面积的直观认知;会用观察、重叠、剪拼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在辨析周长与面积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面积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面积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感悟度量的本质。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测量的学习经验,思维能实现从一维到二维的跨越,发展度量意识和空间观念。
四、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度量意识。
五、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而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和提示法为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节课学法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自主操作法为主。
六、
(一)直观感知,初步理解面积意义
1.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本书的封面有大小。
追问:你说的大小是什么意思?
学生上来指(学生可能之的是周长,顺便回忆周长的概念)
再请学生上来表示面积在哪里。
2.
生找到黑板表面、课桌表面、文具盒表面(师引导补充:瓶子的曲面,且一个物体有多个面)
3.
【设计意图】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利用直观感知明确了两本数学书的封面,懂得了什么是面,知道了面是有大小之分的。同时,通过看、摸、比生活中的面等活动,初步建立面积概念,形成一定的量感。
(二)抽象图形,继续完善面积含义
1.
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看到从物体中抽象出图形。
追问:这些图形也有面积吗?有的话,你能表示出它们的面积吗?
生找到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生还会发现图4不是封闭图形,所以它的面的大小无法估量,所以没有面积。
2.
【设计意图】学生在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封闭图形也是有面积的,完善面积的抽象意义,进一步发展了量感。
(三)多重比较,深入研究面积意义
1.
引导学生得出观察法、重叠法。
2.
生1: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大小不能通过观察直接比较出来。
生2:可以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进行比较,看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学具,按生2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是否能比较出大小。
(让学生借助学具,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操作活动)
生3:我重叠这两个图形后,发现每个图形都多出了一部分,还是不能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如果把多出来的部分剪下来继续比较,发现长方形多的部分比正方形多的部分要少,所以正方形面积更大。(师板书:剪拼法)
生4:生用9个小正方形铺满大正方形,用8个小正方形铺满大长方形,9>8,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大于大长方形的面积。(可追问学生听懂了)
追问:为什么刚才还不能比大小的两个图形,你用了这个方法就能比出来了?(生回答:用了一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可以通过数小正方形的数量来比较大小。追问: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也可以吗?)
生5:可以测量边的长度来比较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过程,学生感受度量对象的面积是由单位面积累加而成的;同时,在度量的过程中理解确定的相同材料可以作为度量单位,但在实际度量时需要对度量单位进行统一,从而深度刻画面积的意义。再利用计算周长,借助周长比较后的结果和面积的比较结果不同,有实际数学得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区分周长和面积。
(四)及时练习,加深面积意义理解
1.
2. 小明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了甲
乙两个图形。比较它们的面积 ,那么(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从直观感受面积的大小,到用数值表示面积的大小,进而让学生通过面积单位刻画面积的大小,感受面积与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从具象到抽象,培养学生的二维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二维量感,也为后面长方形面积的学习作铺垫。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