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践行课标新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2022年3月28日,永中二小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浙江省小学数学学科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线上学习。各位老师利用空节积极参与学习,并认真撰写学习心得。
现将各位老师的学习心得梳理如下:
严蒙蒙:数学项目化学习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要充分研读教材知识点,提炼出和实际生活结合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陈子豪:在教学小数乘法时,要尽可能多地用多元表征:1.计数器2.赋予数实际含义(元角分)3.积的变化规律4.将小数乘法理解成计数单位与个数的乘积。如0.8×12可以解释成8个0.1×12,那就是(8×12)个0.1即9.6。
姜舒丹:数学项目化学习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数学项目化学习具有情境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过程的完整性、成果的创造性等特征。通过有效的数学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凸显数学学科思维。
王朝鑫:数学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模型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体现,黄老师以三上《倍的认识》为例阐述了模型意识的重要性,从建立模型到到应用模型的过程,让学生有了模型思想。除了乘法模型外,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模型意识也处处可见,例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等。培养学生所具有的建模思维,可以将其对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课堂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并且建立轻松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使其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张素平:学习 学习 一直在学习的路上,项目化学习 新课标学习,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夏建红:项目式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感受和理解数学,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通过PBL数学学习使学生与真实世界相关。
姜霄娜:认真学习新课标,追根溯源。认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根本意义,并以此来评价学生,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形式,尽自己所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周建存:在数字项目式学习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到探讨,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
张明莲:项目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其中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创设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最终要以学生完成项目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我们更要关注过程。
季静静:数学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项目化学习则是现代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模式,大单元视角下的数学项目化学习能够打通知识的纵向联结,统整知识的横向运用,基于学生真实的情境需求,启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大单元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要求以数学核心素养为纲领,对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设计提出了挑战。通过数学项目化学生们也更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做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也在此过程中习得问题解决、策、创见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张以贴:新课标指出:在小学“数与代数”领域,要让学生感悟数的概念的一致性,体会数运算的一致性。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教学才能做到“一致性”呢。比如,可以从计数单位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整数乘法、分数乘法在计算方法上的一致性和可迁移性,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数学模型思想。
张红: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研究数学,应用数学,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我们还应提倡多元评价,从多方面更完整评价学生。
涂微芳:通过数学项目化学生们也更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做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也在此过程中习得问题解决、策、创见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曹慧青:项目化学习的学习目标是一是掌握知识和概念,二是运用知识和能力,三培养成功技能。首先要提供学习的脚手架,持续性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规划方案,最后解决问题。
聚焦项目化学习,践行新课标理念,任重而道远,是我们每位一线老师要学习研讨的方向,本学期,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致力于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