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2020-03-17 08:52:51)
标签:

校本研训活动

分类: 数学教研组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

                                                ——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3月16日晚7:30,借助于网络直播,我们数学组进行了第二次教研活动,首先我们聆听了俞正强特级教师的《如何上对数学课?一一以方程的认识为例》,然后每位成员针对直播停课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及时交流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才能上对数学课。

     俞特的讲学核心主题是:学生的学习发生问题很可能是老师的教发生问题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

学生发生了什么问题?1)不肯用方程来解决问题;2)列出=x这样的方程;二、老师的教发生了什么问题?

1)等式与算式;2)数量关系与等量关系;三、怎么教是对的

   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不禁疑问:方程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等式关系。对于方程的这个定义,怎么看?以后学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还得先考虑它是等式还是算式,那对学生来说也太难了。方程主要是让我们在做一些无法直接写出算式时用未知数代替一些量,建立一个相等关系,从而让整个思路变简单。然后就是直接求方程解,算结果的一个问题。

     课后,每位成员谈了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姜霄娜:方程要在情境中进行,那么我们的教材就需要调整,需要改变顺序。在现有的教材中,我们又该如何进行了?如何进行情境化?如何不影响我们目前的教学顺序?——这是我该思考的问题。

张素平因为老师们的疑惑才带来孩子们的疑惑。只有老师们的困惑解决了,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认识。俞特的说法:我们需要从本质上来理解方程,而不是用形上来理解方程。无需纠结x=4是否是方程的问题,从现在教材定义上说肯定是,但是我们老师应该要知道这不是给孩子教方程的方式,而是要从等量关系的角度来帮助孩子理解方程的本质。即“=”的真正意义。

曹慧青把“=”看成等式,把“x”看成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只能给学生增加困惑,学好方程让学生不要在算式和代数中纠结,例子看似简单,但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为一体,终于明白了该如何解决自己的困惑。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

王约纳对教学的启示,理清教学中数量关系与等量关系的顺序,重视学生方程获取的方式,数量关系可列出算式,只有有了等量才可以列方程。等量在什么情境下的产生对方程来说很重要。解决问题中的关键需求才能唤起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渴望。

张以贴:曾经我也认为x=6是方程,现在才明白,不是含有字母、等号的式子就是方程。这样仅是形似,而没有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关键是未知数和等量关系。听了俞老师的讲座,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张赛男:俞老师的讲座触感很深,记得以前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就已经对俞老师有关未知数的论点有所耳闻,今天再听,发现俞老师可以将一个知识点的研究做得这么足这么透彻,尤其是最后有关于“人的比喻”让我茅塞顿开,“我们给孩子的是对的方向”,“不能说以前的人就不是人了,……他是以人的形态存在”等等,至理名言还可以回看一遍,慢慢细品.

方燕燕对教学的启示,在用方程列等式时,应该怎样让学生从算式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而且应该从问题情境中去认识。

夏建红:俞老师抓住了核心词语来讲解。小学阶段对找等量关系较困难,所以上好方程先理透等式、算式、等量关系、数量关系是重中之重。

张文静:“学生的学发生了问题很可能是老师的教发生了问题。”俞老师的这个观点引发了我的反思。俞老师指出的几个学生的问题,如列出73-3×6X这样的问题,我的学生也有发生这样的问题,但是当时我只是疑惑学生为什么做,而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也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教是对的。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还是得自己先吃透教材,理解知识的本质,才能教对。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携手“千课万人”,反思“如何教学”——永中二小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