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陆虎:后记|《红颜长歌——影响中国历史的女性》

标签:
红颜长歌历史陆虎叶纯于鸣 |
分类: 余墨茶亭 |

本书的写作,缘于我参加的一次“性别平等教育”专题工作会议。
全面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从源头上促进这个世界的性别平等,从观念和意识上根除性别的歧视和压迫,这是上级有关行政部门推行“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初衷。的确,社会发展到今天,男女平等的意识以及法制建构已经趋于完善。但是,要想真正的实现性别平等却绝非易事。这不仅是因为从生理结构上的男女性别差异,还因为根植于这片土地上根深蒂固的某些沉疴宿疾。实现性别平等的道路行进到今天,真正的敌人或许已经不是男权的傲慢与偏见,而是扭曲思想和错位观念的发酵与沉淀。
男尊女卑的思想经历了千年封建社会的强化,翻看中国古代的历史,大多以男性人物为主线展开。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叙述上,女性人物大多依附于男性人物展开,这除了写史之人刻意为之外,当然还有许多客观的原因。但我们也发现,在以男权为主的封建社会里,许多女性的形象是那样的熠熠生辉,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应该说,女性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我们应该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女性,了解她们的智慧和勤劳,认识她们的精彩人生,甚至从女性的视角来重新熟读历史。
当时,我正主持两个课题:东莞市精品课题《初中历史体验式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pkt17013)、东莞市立项课题《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开展“三生德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17GH416)。课题组的成员几经讨论并一致认为,以女性为线索展开研究,不仅是对我们课题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开辟了另外一个看历史的视角。学生通过研究一个历史人物,走进当时的历史环境去看待与品读时人的心境,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看历史,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在“三生德育”的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一块研究内容,就是性别平等教育,就是要从娃娃抓起的性别平等教育。
本书所呈现的内容,正是这两个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课题组的东莞市光明中学的陆虎老师(负责女娲、嫘祖、西施、陈圆圆),深圳市龙岗仙田外国语学校的孙作兴老师(负责贾南风、羊献容、褚蒜子、卫夫人),重庆市綦江中学的任定周老师(负责高滔滔、孟皇后、杨桂芝、脱列哥那),东莞市华侨中学的柳丽娟老师(负责女艾、妺喜、林默、客印月),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的贾亚宁老师(负责孟姜女、吕雉、花木兰、李清照),东莞市茶山中学的刘运杰老师(负责妲己、孟母、貂蝉、张丽华),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的刘帅兵老师(负责长孙皇后、武则天、文成公主、杨玉环),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的曹凯老师(负责冯太后、独孤伽罗、冼夫人、萧皇后)、梁涵锋老师(负责钟无盐、阴丽华、穆桂英、黄道婆)、陈可儿老师(负责卓文君、王政君、班昭、谢道韫)、顾瑞老师(负责孙仁献、郑袖、萧太后、马秀英)、余雄老师(负责妇好、王昭君、太平公主、孝庄皇后)、相粟森老师(负责齐文姜、赵姬、窦漪房、蔡文姬)、杨高辉老师(负责阿房女、郑樱桃、刘玉娘、冯小青)、唐滔老师(负责邑姜、褒姒、万贞儿、谈允贤)等为本书提供了智慧和支持。陆虎老师对本书的写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程规划,孙作兴、曹凯、任定周三位老师对本书的文稿进行了梳理和校对。
当然,由于本书是由多位作者共同组稿完成,大家风格各异、视角不同,因此整书看来难免有“怪异”之感。这不得不说是本书的最大遗憾!但也正因为是作者们的写作风格不同,却让我们能够从故事叙述、史学研究、文献综述、人物传记等多种写作类型的文章中,感受历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女性或歌、或泣、或悲、或痛的壮丽人生。
本书的成功出版,要感谢北京中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张家启经理、薛莹女士以及九州出版社的编辑,他们不辞辛劳,为本书的编辑、设计、校对、出版等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工作;要感谢《中学历史教学》主编、华南师范大学的王继平教授,她为本书欣然赐序,令本书增色不少;要感谢为本书间接提供大量史学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是你们的引领和鼓励,我们这些后辈才不揣谫陋、大胆向前。
由于作者、编者的水平有限,研究能力不足,本书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高,书中的个别观点还有待商榷和进一步论证。在此,恳请广大专家、读者为本书提出宝贵的批评建议,我们将感激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