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明礼仪】教师文明礼仪之集会礼仪规范

(2014-03-15 07:34:23)
标签:

文明礼仪

校园礼仪

教师礼仪

集会礼仪

文化

分类: 学校管理

http://s13/mw690/004bKq2fgy6HjOQCdDmcc&690

集会,一般指许多人聚在一起开会。比较正式的解释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经常会定期召开一些常规性的集会,如升旗仪式、开学典礼、运动会等。学校里举行的集体大会,一般规模比较大,多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的人数多,且又是公共正式场合,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应以大局为重,严格尊重纪律,遵守礼仪。不论是何种性质的集会都应该尽力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会前准时到场,会中聚精会神,会后按序退场。

 

一、升国旗礼仪: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根据教育部规定,在我国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我校在每周一早晨都举行隆重的升国旗活动。

1)升国旗是一项庄严神圣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校的全体师生都应该参加(因病因事等特殊原因需向学校请假)。全校师生应按照规定统一着装、佩戴校卡提前到操场集合,准时参加升旗仪式。师生在操场集合后,应迅速整队,使队列整齐、安静,师生面向国旗,神态庄严,肃立致敬。

2)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师生要行注目礼,仰视国旗冉冉升起。这个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个过程要持续到升旗仪式完毕。迟到的教师或同学在国歌奏响时必须原地肃立行注目礼,待升国旗完毕后才可进入会场。升旗期间有身体不舒服需退场休息的教师或同学,应从操场两侧退场。

3)国旗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一个人对国旗的尊重,不但要体现在内心深处,还应体现在仪容仪表仪态上。教师应衣着得体(一般情况下,着学校统一的礼服),仪容端庄,不允许背包、挎包参加升旗仪式。在升旗时身体直立,挺胸昂首,双手下垂靠拢身体两侧,保持立正姿势,眼睛始终随着国旗移动。切忌东张西望、嬉笑谈笑、自由走动、接打电话和吃东西等,这些都是对国旗的一种极大地不恭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应脱帽行注目礼,切忌将手放在口袋不拿出。

4)教师要带头唱好国歌,唱国歌要有激情,曲调准确,声音洪亮。

5)升旗仪式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教师要带头保持安静。

6)升旗仪式结束,主持人宣布散会才可退场。教师应组织学生有序退场,病带头做出表率,不抢、不挤、不乱窜。

 

二、开学典礼、结业典礼等集会的礼仪:

在学校活动中,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集会。

开学典礼是学校为欢迎新同学、庆祝新学期而举行的隆重的庆典仪式。它主要是回顾上学期的成绩,报告新学期的工作,动员全体师生员工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克服苦难,为完成新学期的任务而努力。开学典礼是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对于新生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方面是他们进入新征程的起点,可以使他们了解学校的历史、现状,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管理制度,学校学习生活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为尽快适应在校学习和生活做好思想准备。对老生来说,开学典礼可以起到教育规范的作用,让他们明白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学校的要求和本学期将会开展的活动等。

结业典礼是为欢送毕业生或者是结束一学期的学习生活而举行的重大集会。它主要是向大家报告学生在校取得的成绩,勉励他们在新学校、新学期、新岗位上继续努力,继续拼搏,取得新成绩。

开学典礼是师生入学后参加的第一项集体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做好相关的礼仪工作。

1)教师不要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并且注意衣着得体,仪容端庄,应随班集体提前到达会场,到指定位置就座,仪态适宜。

2)升国旗、奏国歌时,要听从主持人的指挥。原地起立,呈立正姿势。

3)认真听讲,保持安静。不要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自由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情,不在那读书、看报、玩手机。

4)教师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带头保持会场的清洁卫生。

5)对讲话者的发言要有礼貌地鼓掌,讲话结束后应鼓掌表示感谢。在主持人宣布开学典礼开始或介绍学校各级领导和来宾时,在领导及教师、学生代表发言时,应适时地报以热烈掌声。

6)开学典礼结束时,应等主席台上领导、来宾退席后再按顺序退场。

毕业典礼、结业典礼等相关礼仪要求与开学典礼相同。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学校大会、聆听专家报告讲座、职业技能培训等集会,也需要注意相关的礼仪。

 

三、集体教研、集体学习的礼仪: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老师都充满了热情。如果教师要想系统的掌握教材,把握大纲,准确的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应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只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恐怕是很难完成的。在当今要求学生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集体教研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而与此同时,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形势更是日新月异,打造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更是当务之急,无论是业务提升,还是作风建设,不管是专家讲座,还是经验交流,都是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

因此,学校教师在参加集体研修或者集中学习是,应该注意自身的礼仪。

1)教师不要无故缺席,迟到或者早退。如因特殊事情需要履行请假手续,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离开。

2)按照规定的座位就座,并且要亲自签到(打卡签到),不能代签或者漏签。如需上厕所等,可轻声从会场两边离开。

3)认真听讲,保持安静。不要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自由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情,不在那读书、看报、玩手机。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

4)在研讨交流类会议中,要积极发言,积极参与研讨。同时,发言时要注意文明礼貌用语,不人身攻击,不相互责难,并注意发言的时间和主题,不超时,言简意赅,不跑题,东拉西扯。

5)教师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得在研修场合吸烟、吃东西等,要保持会场的清洁卫生。

6)对讲话者的发言要有礼貌地鼓掌,讲话结束后应鼓掌表示感谢。在研修过程中,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要委婉地表达出来,增进交流学习。

                            http://s11/mw690/004bKq2fgy6HjOTFSWe1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