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新视野》读书笔记
(2014-11-09 17:51:06)《多元智能新视野》读书笔记
读了由美国作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1
1.1
作者认为智能是一种计算能力——即处理待定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源自人类生物的和心理的本能。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就是按照生物在解决每一个问题时本能的技巧构建而成的。
人类最初的七种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我们都拥有以上所有的智能。从认知的角度上说,正是这些智能使我们成为人。没有两个人——甚至同卵双胞胎都不会拥有一模一样的智能轮廓,因为即使基因物质来自同一个卵子,出生后的人类个体也会有不同的经历(同卵双胞胎对于将自己相互区别开来,常常有很高的积极性)。拥有某方面很高的智能,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智慧。
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进展和延伸,已经急剧地远离了皮亚杰信奉的理论即自综合发展阶段开始在所有的知识领域之内,逻辑核心能力是所有其他人类能力的基础。未来对于我们思考最大的修正,可能来自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我们过去非常大量的假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2
我们对探求的奇异现象所知太少,对于家长和教师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但也产生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描绘形成天赋优异、专才、创造力的各种方式,有助于教育家确定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二,采用发展的方法进行教育。将教学内容与不同的动机与认知模式结合,设计出合适的教育方法;
三,给儿童合适的教育模式。在“天赋项目”的课程中,教师或家庭教师的决定,对儿童的最终发展方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3
在众多有关多元智能领域内的教育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是:教学与评估的个性化、结合教育目标的必要性和关键概念多种表达方式的优越性。下面分别讨论每一个议题:
一,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并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也不是自恋式的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强项和学习的特点,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尽可能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尽可能的利用这些信息对每个孩子都创作出最理想的教育;
二,教育目标优先
我们首先应该尽可能的明确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一旦我们超越了乏味的世俗,很好的运用我们的智能,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很难说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可实现的教育目标。
三,关键概念的多种表达
如果教育工作者集中精力与一系列关键的概念,并在相当的程度上探索它们,学科理解是很容易实现的。
2
2.1
“多彩光谱”
对于幼儿智能轮廓的测量和运作方式,“多彩光谱项目”是一项改革和创新的尝试。多彩光谱模式认为儿童的能力随领域的不同而不同,在设计适当的儿童教育机制时更为有效,更具潜力。环境的结构对于儿童的特征有潜在的影响,在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中为儿童持续不断地提供大量丰富且具有启发性的素材是十分重要的。。在没有提供创造性运动与机械技能课程的幼儿园里儿童这类天赋不可能被发现。此外,如果教师能够按照“多彩光谱”的框架因材施教,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不是一件难事。
2.2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有效的儿童中期教育的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设备精良的环境中,增加或多或少的正式师徒制的训练和学习方式;二是在不同领域选用各自合适的方法学习技能,并使学习者明确这些技能的用途。同时各个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组合在一起并持续贯穿在学校课程的始终。
各种各样的全国统一考试,乃至世界性的统一考试,几乎占据了教育体制中的中心位置。的确,在各国之间教育的竞争态势下,处于为了国家的教育声望的提高的原因,造成各地课程和教育的雷同。在此范围内,分数主导着整个教育体制,要实施全国的项目教学法,十分困难。
2.3
对于教育应该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最后对所学知识实现真正的理解,,恐怕没有人能够反对。如何在‘理解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通用知识’和‘承认个人的兴趣和天分’之间找到平衡,这才是多元智能理论关注的中心。其中部分答案就在于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学科理解有七个切入点或方式:
一,运用叙述切入点或方式的时候,教师首先介绍与所要学习的概念有关的故事,结合叙述进行讲解;
二,运用逻辑切入点或方式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学习有关概念;
三,量化切入点或方式处理与数字有关的量和关系;
四,基本原理或存在切入点检验某一概念或术语的内涵;
五,让我们再看审美途径,这种方法强调的重点在于吸引学生敏感的和表面的特征;
六,切入点就是经验途径,一些学生极其擅长采用动手的方式学习,喜欢直接接触那些能够体现或表达某一种观念的信息或素材;
七,学生之间的协作途径。
3
3.1
关于智能的定义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某种特定文化延续所必须的知识领域,如农牧业、文学、艺术;第二,根植于特定文化背景之中的价值观,如尊重长者、保护学术传统、实用主义的学习等;第三,教化或培育人多方面能力的教育体系。随着教育立法和社会对于提高文化水平与日俱增的需求,智能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智能主要是两种有关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即一是能够在不同知识领域中运用自己能力的人;二是通过本身所提供的机会、所支持的教育机构以及所提倡的价值观来培育人类个体的社会。人的能力只能代表智能的一个方面,人类还需要社会组织和机构来促进这些能力的发展。
3.2
由于智能是以相互结合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因此试图有效的分析智能之间的结合,就成为极为困难的任务。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应该是以绝对的方法去‘测量’某种智能,而是侧重了解智能的总体配置和几种智能之间的内在关系。几乎每一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参差不齐的,即每个人都有自己智能的峰值和谷值,即相对的强项和弱项。很少有人表现出平面的智能结构,在处理所有类型的信息时都表现出相等的适应能力。现已辨认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智能结构——“激光式”和“探照灯式”。“激光式”的智能结构拥有一两种超乎寻常的智能强项,这种超强的智能强项将主导这个人的感知能力以及他的职业选择。“探照灯式”智能结构由均衡的多种智能结合而成。与有着仅对一两种形式的信息敏感的“激光式”智能结构的人相比,有着“探照灯式”智能结构的人,具有一种倾向于频繁猎取多个渠道和种类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的倾向和能力。
3.3
智能研究经历了8个阶段:一,智能概念的提出;二,智能研究的科学化;三,智能的多元化;四,智能的情景化;五,智能的分布;六,智能的个性化;七,智能的教育;八,智能的人性化。多元智能的理念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对于多元智能理念的兴趣还来自吸引、维持和开发某些劳动力的需要。这些劳动力需要具备的智能,可能与标准学术模式的智能不一致。多元智能理论其他方面的应用,包括在多元格局的情况下,确定投资组合及重要战略表述时的应用,也同时吸引了美国和全世界的商业人士。
未来的25年,我们关于不同智能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界限的认识,将极大的深入一步,并且会和今天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异。多元智能的理念不会消亡,这是因为,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支持一般智能观念的证据,仍必须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考虑他们智能强项和弱项之间的多样化的轮廓,而这些现象都需要按照多元智能的概念来解释。此外,未来的某一时刻还有可能会明确谈论独立的存在智能是否有意义,可能会发现与这些智能相关的大脑颞叶中的某一个位置。最好的教育干预,来自那些拥有创造才能的教育工作者,使用的却是简单的材料和他们的智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