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除法计算正确率
张慧琳
摘要: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计算中,经常出现错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如何能有效提高小学生除法计算正确率成为了让众多数学老师甚为头疼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除法 解决策略
众所周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计算当属贯穿始终的一种能力,无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还是初中毕业、高中、大学等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无一和计算脱节,生产、生活中更是处处离不开计算。由此可见计算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计算中,却经常出现错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如何能有效提高小学生除法计算正确率成为了让众多数学老师甚为头疼的问题。
在上一阶段本组课题成员对本镇全体数学教师及1~6年级学生开展了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商的小数点位置不对;2、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移动位数不同;3、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漏商0;4、商的首位数字写错位置;5、试商不准确,商大了或者是商小了;6、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看错数字、或者是漏写符号;7、注意力不集中,抄错数字;8、表内乘法口诀背错,直接造成计算错误。9、没有做题检查习惯,粗心大意。通过对以上情况的深入分析,对此形成以下方面应对策略,并在后期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增强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二、抓实学生口算基本功,是提高计算准确性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一步的口算正确,才能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而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做到才能有一定的效果。从小学生初学计算开始,每天都要进行口算听写,训练口算能力。
三、要让法则融入心中。
学生只有熟记法则,才能在做题中避免出现错误,达到提高正确率的目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法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培养计算技能的过程。开始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保证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熟练后还必须压缩思维过程,省略演算的某些中间环节,从而迅速得出结果,以提高计算速度和便于后继学习。
四、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马上擦掉
。为了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每次做题后,应要求学生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进行相应知识的补习或专项练习。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
五、养成良好做题习惯。
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都是不容小觑的,轻易就会造成计算出现错误,因此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细心、耐心,计算后回头检验。
如何提高数学中除法的计算能力,是数学老师们永不过时的话题,更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相信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和应对策略的实施,学生除法的计算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