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锋面上暖气团中长生的水汽凝结物(云滴或雨滴)落入较冷的气团内,经蒸发使近地面的低层空气达到饱和而形成的雾,称为锋面雾(Frontal fog)。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随锋面降水相伴而生,故又称降水雾或雨雾。锋面雾对交通运输的威胁仅次于平流雾。
锋面雾形成的条件
锋面雾发生在锋面附近。锋面雾最常出现于锢囚气旋中和气旋中暖锋接近中心的部分。它的宽度一般不超过50海里,最多出现于暖锋线前,并随暖锋推移,有时落到暖锋后分片飘散。同样道理,在冷锋后也可以产生锋面雾。但浓度较大、范围较广的锋面雾,主要出现在锢囚锋两侧和暖锋前。
锋面雾多出现于地面暖锋前后,随暖锋面一起移动。锋上的降水在锋下冷空气中蒸发,使冷气团达到饱和,凝结而成锋前雾;在冷暖气团交界的锋区,由于冷暖气团混合而形成的雾,叫做锋际雾;锋后雾是因暖空气移到冷地面而形成的,与平流雾相似,也可能是云底低达地面而形成的。中国的锋面雾往往形成于江淮地区梅雨季节的暖锋前后,或华南静止锋活动的地区。
锋面雾的特点
锋面雾的范围不大,浓度和厚度均较小。锋面雾随锋面和降水区的移动而移动,因此在局地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当锋面和降水区移动缓慢或停滞不前时,持续时间相应延长。此外,锋面雾出现的时刻和强度变化均不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