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
(2013-10-14 16:26:5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语文园地 |
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
识字(一)
1、一去二三里
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是短横,写在上半格,下横是长横,写在下半格。两横离横中线的距离差不多。
三:有三横,一二两笔是短横,第二笔比第一笔略短,写在横中线上,第三横是长横。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2、口
让学生认识“竖、撇、捺”三种笔画,知道“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
竖:从上到下要写直。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撇,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写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
木:横短竖长,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一点。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横也不在横中线上,而是略高一些。
3、在
让学生认识笔画“点”。
上: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是短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是长横。
下:第一笔是长横,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是点,这里的点起笔轻,落笔重,与竖相连,居横中线上。
土:第一横短,居横中线上,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是长横。
个:撇的起笔高,捺的起笔低一点儿,两笔相接,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连接。
4、操
八和入:笔画相同,而且都是撇低捺高,但“八”两笔分开,“入”两笔连接。
大:第一横,居横中线上,第二笔竖撇,先竖后撇,第三笔是捺。
天:一二两笔是短横,第二横略长,第三笔竖撇,先竖后撇,第四笔是捺。
大和天相差一笔,起笔位置不同。
课文
1、画
继续巩固“撇、捺”的写法,重点练写“点”。要区分短撇和点。本课生字笔画不多,要注意笔画的位置,把字写匀称。
人:第一笔撇,第二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
火:指导学生掌握它的笔顺,第一笔点,写在横中线上,第二笔短撇,朝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撇,第三笔是竖撇,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文:第一笔点,第二笔短横,有点斜,不在横中线上,而是略高一些,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第四笔捺不连着横。
六:第一笔点,第二笔长横,不在横中线上,而是略高一些。第三笔短撇。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2、四季
七:第一笔是横,写得斜一点,第二笔是竖弯钩,竖弯钩的竖写在竖中线上,弯要平,钩向上。
儿:第一笔为竖撇,第二笔是竖弯钩,分别在竖中线的两边,竖弯钩靠竖中线略近些。
九:第一笔为撇,第二笔是横折弯钩,横折弯钩的横略斜,弯要平,钩向上。
无:写法与“天”差不多,与“天”不同,最后一笔是竖弯钩,竖弯钩的竖贴着竖中线。
3、小小竹排画中游
三个字都有“口”这个部件,但形状不同。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横折钩”。
口: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第二笔是横折。
日: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第一笔竖,第二笔是横折钩,
中:前三笔是写“口”,但形状不同,很扁,最后一笔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4、哪座房子最漂亮
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撇”和“弯钩”。
了:第一笔横撇,第二笔弯钩,强调弯钩略微有点弯,写在竖中线上。
子:启发学生和“了”比较,发现“子”比“了”多一横,写在横中线上,略斜。
门:第一笔点,第二笔竖,第三笔横折钩,竖和横折钩要写直,不能往里收。
月: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横折钩,三四两笔是短横,靠左不靠右,特别是第四笔写在横中线上。
5、爷爷和小树
让学生认识新笔画“竖弯”。
不:要注意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起笔,第四笔点,略长些。
开:一横短,二横长,第三笔是“竖撇”,第四笔是悬针竖,在竖中线的右边。
四: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第二笔是横折钩,第四笔“竖弯”是本课要认识的新笔画,写的时候竖要直,转弯要圆润些,不要写成“竖折”。第五笔横,要把第二笔横折钩的钩盖住。
五:第一笔横,第二笔是竖,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从横中线上写,第四笔是长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