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
(2015-12-15 17:14:07)分类: 精品课例 |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导入
(同学们,在之前的课上,我们已将第八组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本组的四篇课文大家已经做到读好课文识好字。)
1、这四篇课文围绕哪个主题开展的——科技成就
2、本组的四篇课文都是说明文
3、导入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9课,齐读课题)
(上节课老师将大家的兴趣点和疑难点进行了整理,大家的兴趣点是: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疑难点是:作者是用哪些方法说明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默读课文,自主思考
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说明?运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请同学们标画相关语句做批注。
三、学生自主默读做批注
四、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组长:如果你们组合作交流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分工。——时间短,效率高)
组长合理分工,小组合作交流,做好展读展讲的准备
五小组汇报与提升
预设与提升:
(一)、第一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开篇气势恢宏,毋庸置疑的说明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两个设问句
1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这种修辞、方法就是设问,A这里的设问强有力地说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这呼风唤雨的世纪
B设问,有什么好处?(引起读者的兴趣,启发读者的思考)
(三)、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体会说明文用词严谨。
发现: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发明、发现”说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大的巨大影响,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联系第4段,这些科学技术中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
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发明,飞翔蓝天的恐龙是发现
从字面看,两者相近,但我们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仔细推敲,却觉得不同。你能这样的方法区
别改观和改变吗? (用词精准)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异
只有不断的改观,才会有大的改变,两个词的意思层层递进,说明科技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发明发现使得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引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⑴诗句的本意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形容某些生机勃勃的事物或蓬勃向上的形势。
⑵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时间。“春风”形容科学技术。
⑶ “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列举了哪些梨花开放?
人类登上月球,...(选取例子典型性和代表性)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总结:引用言简意赅可使说明的内容充实丰富,不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六)、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这个时代指?以往任何时代?(读书就应该前后联系的读这样才能对课文理解的更深入,更全面)
引用名言,点明主旨。
六、同学们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看:
阅读说明文的时候,首先要把握文章的说明要点,然后要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就本课而言:
课文开篇就简明扼要,直入主题 ,告诉我们——(中心句 )
接着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成就之多,发展之快,变化之大,紧扣第第一段去说明。最后畅想科学技术的未来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总结:同学们,以后我们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也要先把握说明要点,然后了解作者是从用哪些方法来说明的,
四、作业(运用这样的阅读方法)
1、推介阅读作者路甬祥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2、运用说明方法写写科技发展带来的其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