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时光》教学设计(李帆)
(2018-06-14 15:48:05)
标签:
语文教学 |
分类: 教学设计 |
《快乐时光》教学设计
珠海市夏湾中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跳读、浏览,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理解文中“快乐”的含义,领会文章主旨;
3. 了解小小说“以小见大”“新奇”的特点,反思当前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快乐”的含义,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了解小小说“以小见大”“新奇”的特点,反思当前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先介绍一个字“庠”,这个字念xiang,是西周时期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场所,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学校,历经千年的改革演变,学校教育越来越精细和科技化,那么百年后,学校又会经历着怎样的改变,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姆的科幻小说《快乐时光》,聆听未来学生的心声。
二、教学展开
活动一:解说三个词。
1.话题:用跳读、浏览的方式速读文章,结合文中的描写,解说“书”、“老师”、“学校”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含义。
|
书 |
|
学生的态度 |
旧时代 |
2.而且,当他们翻回到先前读过的那一页时,竟然发现那些字和第一次读到的时候一模一样 3.一本真正的“书”
|
1. 是一个“人”。 2. 他会教学生们各种事物,然后吩咐家庭作业和提各种问题。
|
所有附近的孩子们一起上学,在校园里嬉戏、欢笑,在教室里排排坐,放学以后一起回家。大家学一样的东西,然后便可以一起写作业,一起讨论问题。 |
新时代(2155年) |
1.在荧屏上所阅读的移动资讯; 2.电视荧屏上有超过100万本的书,而且它可以不断地补充。 3.一本关于“学校”的书
|
1. 那台熟悉的、又大又黑又丑恶的机器,它的荧屏上,同样出现了所有的课程以及许多烦人的问题。 2.有一个要投入作业和考试卷的投入孔。必须使用打孔密码来解答问题,数学老师立刻就把作业改好,算出分数。 3.人的智慧不能和老师比。 4. 老师应该自我调整去适应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所以每个孩子都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
|
1.它就在卧室的隔壁 2.独自一个人学习。 |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将学生的视点引入到对文本的阅读之中,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过渡:通过人物的对话,揭示了新时代与旧时代在教育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学生玛姬对二者分别是什么态度?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板书)
旧时代教育(羡慕)
文中有许多对玛姬心里描写的句子,我们一起齐读37-40段 。
活动二:理解两句话。
1.倒数第三段“而且,他们的老师都是‘人’”的作用。
分析倒数第三段作用:
(1)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重读的词,并说说重读的理由。
(2)分析:“而且”一层意思:表示与前文的并列关系,除了……还有……,第二层含义:突出强调后面的内容。“人”指活生生的自然人,双引号具有强调的作用,同时又与下文的作为机器的“数学老师”相区别。老师都是“人”强调了这是人性化的教育,是机器不可取代的。
2. 玛姬幻想着古时候的孩子该会多么喜欢上学,不禁羡慕着他们的快乐时光。
结合文章,说说“快乐时光”指什么?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快乐时光:所有附近的孩子们一起上学,在校园里嬉戏、欢笑,在教室里排排坐,放学以后一起回家。大家学一样的东西,然后便可以一起写作业,一起讨论问题。而且,他们的老师都是“人”。
作用:照应题目含蓄地表达了主旨:由一本古老的书唤起了一个小女孩对“人”的思考,对于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需要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板书)
(资料补充)人性化教育就是让教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智慧,尊重人的思想过程中,充满了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独立的人格与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需要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引导教会学生做人、塑造学生的品质等。——来自网络文章《人工智能会取代教师吗》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课题,深入文章的主旨】
活动三:体味时间词。
话题: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155年5月17日”,结合小小说的特点体味这一时间点在文中的作用。
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未来,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构思“新奇”。
2.用未来的视角反思当前的教育,以一个小女孩对教育的感受警示人们: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是以智慧之笔饱蘸情感之墨创作的优美动人的诗。体现小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
(引用名言)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
拓展训练:小辩论
材料一 2016年3月9日,人机世纪大战第一场结果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竟然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挑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成功,李世石则投子认输。李世石败给AlphaGo的背后,是人性与机器的较量。
材料二 2017年1月4日聂卫平和Master的对弈耗时约1小时,在对决中,虽然聂卫平依靠官子阶段缩短劣势,但依旧无法撼动Master的胜利。在战胜“棋圣”聂卫平的比赛后,Master用繁体打出一行字——“谢谢聂老师”,而聂卫平也说:“阿法狗也好,Master也罢,都是‘围棋上帝’派来给人类引路的。”
两场围棋人机大战,人都输给了人工智能,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你喜欢当下的教育方式,还是小说中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教育?
总结: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形象地描绘为,用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教育是一项心灵工程,它的实施者——教师是富于情感和智慧、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类,这些特质是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
作业布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