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送》教学设计(陈陵)

(2016-11-23 08:57:33)
标签:

语文教学

分类: 教学设计

《目送》教学设计

珠海市南屏中学  陈陵

教学目标:

1.读懂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2.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读进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教学重难点: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朗读《目送》中的经典文段,导入

朗读《目送》中的经典文段,创设情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二、    读懂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我在_______(地点)目送 _____(人物)________”的句式,概 括文章的六次目送。

三、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在六次“目送”情景中,作者用淡淡的文字来表达深深的情感。请找出相关语句好好的读、细细的品,体会其妙处。(提示:先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讨论。)

1、教师批注: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里。

 一个动作描写,“圈”字写出了孩子内心的紧张害怕和对父母的依恋。

  2)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从“凝望”二字中,读出了母亲注视孩子的时间很长很专注,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牵挂。

2、学生自主批注

选择六次“目送”中,你最有感触的地方写批注。(最少两处)

   你可以这样批注:我从         ( \ \句)中读出了                                     

  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批注)                            

3、讨论交流。

4、         品读关键词“进行渐远”“不必追”,朗读第9段和第16段。

明确:

儿子长大了,自主独立是生命的必然,即使落寞,也无法追上。只能选择放手放飞。

父亲老去了,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即使伤痛,也无法追回。只能选择豁达坦然。

穿插作者介绍。

四、读进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读王爱珍的《生活课》,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仿写两句。

当你6岁的时候,她_________,而作为报答,你_______________

当你12岁的时候,她_________,而作为报答,你_______________

五、朗读毕淑敏的《回家问妈妈》中的经典片段,感悟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