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公园内的两座老亭子
(2017-12-30 16:56:55)| 分类: 龙城纵横 |
谭彦翘
龙沙公园于2007年度过了百年庆典,它的特殊的历史意义,已众所周知。在龙沙公园正门里面正中的那块镌刻着“百年古苑”的巨石,是它在历史文化中对外的名片。
这里要着重叙述的是屹然卓立在龙沙公园里的两座老亭子。一是建园之时修造并保留至今的象亭。在正门里程德全雕像的北侧,此亭是百年古亭,被园林专家们誉为龙沙公园中一绝。它“绝”在保留了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绝”在它的造型独特,一反常规;“绝”在它是国内古亭中独一无二的一座。该亭原本无名,因其以象头、象鼻形的角梁和宝瓶形立柱的独特造型充分反映了群众对吉祥(象的谐音)和平安(瓶的谐音)的期盼。人们以此亭角梁的象鼻突出,就随意称为象鼻亭,至今此名仍然沿用。在公园百年庆典之际,经过园林专家们现地考察论证,认为称之象亭较好,由是象鼻亭之名就该让位了。
另一座是为覆护“清云阳程公以身御难之碑”而建的遗爱亭。程公是对清末在“庚子之役”中,舍身度外,拼命保住齐齐哈尔城和人民安全的黑龙江将军属下程德全的尊称(程当时任营务处总理。以其非凡的胆识和超卓的才干,被清廷破格重用,任为署齐齐哈尔副都统,复又署黑龙江将军。东三省撤旗制,改行省后,又被委任为署黑龙江巡抚。他的事迹,载于《黑龙江省志·人物志》、《齐齐哈尔市志·人物志》及《民国人物传》中)。碑是民国九年(1920年)由程氏的旧僚属和齐齐哈尔城公众代表为褒扬他的历史功绩发起建立的。立碑之后,又建亭加以保护。亭为六角形,亭盖覆以铁皮,正面檐下悬挂艮庐老人(即于驷兴,也是程之僚属)所书“遗爱”二字匾额(今已不存),取遗爱在民之意,于是即称此亭为遗爱亭。那碑,由宋小濂撰文,成多禄书写,徐鼐霖篆额。他三人同是程德全的僚属,而且又都是吉林人,并向有吉林三杰之称,是碑的文、书、篆额可视为三人的集体创作,故有人称它为三杰碑,已被识者认可,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前龙城文学家胡斗南所撰《龙沙公园游记》中说:“公之于斯土也,其丰功伟绩己炳照人寰,即遗风余思如碑中所记,亦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况其遗爱在民之深且远耶!”意思是说,程德全在齐齐哈尔的丰功伟绩,已经光照人间,碑文所叙述的遗风余绪,足以使贪腐之徒和懦弱之人受到深刻的教育而自知改造。更何况他给群众留下了深重的德泽和恩惠呢!说明程德全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后来由于某些难于追寻的原因,该碑被推倒挪移到别处,改做石桌。1984年,有关部门将遗爱亭做了就地翻建,改为瓦脊卷檐的新亭,又别具心裁地在顶上塑造了一只单腿独立的丹顶鹤,并名之为鹤亭,从此遗爱亭之名遂告消失。1990年,“程公以身御难之碑”有幸得以重回故地,复立于亭中,
可是亭的名字未得恢复。新建筑,看来美轮美奂,若论其名,鹤,自然与“鹤城”贴近,也有时尚之感,但在鹤亭中树立的乃是纪念保土有功的人的以身御难之碑,似乎很不适宜,万分不及“遗爱”二字的意义深远。
龙沙公园是历史文化名城——齐齐哈尔的窗口,两座涵融历史文化的老亭之名,应该有个统一的有意义的标准称谓,遗爱亭不宜再称(与之不相干的)鹤亭;象亭在经专家论定之后,也不该(因亭的角檐板雕刻的是象头,而象鼻突向于前)仍称之为象鼻亭了。有人说象亭内曾悬挂过“消遣世虑”匾额,应以此为名。又有人认为亭所在之阜,原名超然台,不如即名之为超然亭。何去何从,尚待论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