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数据分析:职场人最需要什么能力

(2018-11-09 15:29:37)
标签:

职场

能力

职业发展

教育

分类: 职场
http://s3/mw690/004btiMizy7p3RFwxMu72&690

可能很多职场人都会存在这样的疑惑,在职场发展中到底什么能力最值钱?如果想当领导,最应该培养自己什么能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为什么许多知名公司的CEO印度人居多?

前段时间,大家可能看到朋友圈有一篇文章刷屏。讲的是世界500强公司的外籍CEO中,大部分都是印度人,很少有华人。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Google的CEO桑德尔·皮查伊,Microsoft的CEO萨蒂亚·纳德拉,百事可乐的CEO英德拉·诺伊……他们全都是印度人。

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经济周刊》发过一篇文章讨论这个事儿,他们采访了一些专家,去问他们,印度高管和中国高管到底有什么差异。最后大概提了三个点:

(1)非常善于独立思考,相比中国人追求正确答案的做法,印度人是非常敢于挑战权威的;

(2)非常敢说,其实大家接触身边的印度人会有感触,中国人总怕说错话,但印度人不管对错都会说出来;

(3)印度人很善于抱团,有这么个段子,如果一个老板在公司里招了个印度人,那么他很快会发现,公司会出现一群印度人。


http://s1/mw690/004btiMizy7p3RJhXDG70&690

中国职场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2017年9月,国内顶级领导力公司做了一个调研,他们运用领导力模型,通过36个维度针对职场高管进行测评,最后结论显示了中国人在领导力的各个维度上的一些优势和劣势。

(1)中国职场人优势:

中国职场人的优势在于自我管理相关的能力,比如说高效执行、持续学习

(2)中国职场人劣势:

缺乏思维的高度,尤其在远见卓识方面,包括战略思维和商业敏锐度

缺乏根据大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认知、调整自己做事方式的能力;

缺乏建立关系的能力,如果一个老板招了一个华人,那么他会很快发现,公司其他华人都走光了。

领导力不是领导才要具备的能力

不要以自己不是领导为由,认为上面的这些发现与你无关,实际上,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是能够带着团队奔向同一个目标、共同达成愿望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你跟客户的交流、跟政府的交流、跟投资人的交流当中,都是需要具备的。如果你没有,只是靠自己单打独斗,缺乏杠杆,是很难与别人竞争的。


http://s10/mw690/004btiMizy7p3RLZw5X99&690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领导力呢?

(1)市场价值高的能力,尤其大家愿意为这种能力付钱;

(2) 市场稀缺的能力,企业需要这种能力,但是市场上又很少;

(3) 未来时代持续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现在有用,将来很长时间都有用;

 根据领导力公司DDI在全球的调研,发现跟收入最相关的能力,是跟思维高度有关的战略思维和高瞻远瞩,其次是与抓关键能力有关的有效决策、要事优先,然后是能够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最后是知人善任、打造人才梯队的能力。

未来什么能力最重要?

(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2)创新,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驱动力;

(3)跨领域能力,而非专业知识能力;

如果取交集会发现,同时符合缺失、高价值以及适应未来这三个标准的能力,我们会发现是战略思维和商业敏锐度,也就是思维高度


http://s2/mw690/004btiMizy7p3RNDQVb21&690

同时符合两个标准的能力,是适应未来、适应变化、根据变化调整的能力,抓关键的能力以及沟通和建立关系的能力。

怎样提高上述能力?

       (1)跟真正的高手交流

思维是分很多不同层次的——每个层次都像是一个闭环,在其中逻辑自洽,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当高手跟你一说,你就突然被拉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上,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2)学习相应的方法和套路

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小到情绪,中到工作,大到整个商业社会,全部都是有规律和套路的。学会这样的套路,学会这样的方法,才能够胜出,才能有正确的方向。

(3)避免重复的工作和学习

不要让大脑一直停留在初级劳动上,否则,如果你未来想要进入更高阶的模式,会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应了。

(4)刻意练习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一个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都是最为强大的学习方法。



(5)多问为什么

比如对于火起来的快手,有些人会看不上,觉得很鄙夷。但如果只是看不上,而不去思考这些东西为什么会火起来,那就很难从中理解到用户的需求,很难从中理解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很难理解到年轻人到底要什么。 

所以现代社会,碎片化信息很多,平均2-3年就会有知识的更新换代,与其去不断追逐、学习和收藏那些快速变化的碎片化知识和信息,最终一无所获,不如花一些时间,提升自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能力,比如学习、思考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