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跨专业,你怎么看?

(2018-05-12 14:08:49)
标签:

职场

就业

找工作

分类: 职场
    回想几年前的懵懂和憧憬进入了大学校园,对于专业的选择也是接受了父母的建议,现在在职场也有两三个年头。

昨晚在班级群说起来我们专业的就业情况,果不其然很多人都做着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一点也不对口,现在来看也不难理解,当时就想一门心思去电力局(国家电网),后来因为各种压力,电气自动化的我选择了做市场,改变了自己熟悉的领域,自然也就理解其他人了。
 也许大家有这样和那样的疑虑,再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我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你们有一点帮助,少走点儿弯路。

1、想什么?

(1)、既然已经在这个专业学习三四年了,现在放弃的理由

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变化周期如此短的时代,我们每天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信息,这些信息有诱惑,有机会和挑战,也有隐形的危险性。

昨天新闻告诉我们技术宅拯救世界,我们要传承工匠精神,把技术钻研到极致;今天头条都在刷斜杠青年统领未来,我们要做多面手,八面玲珑;明天媒体宣扬这是最好的时代,猪站在风口都能飞;后天专家又抨击这是最坏的时代,所有人都在投机,没有人潜心工作。别因为一个电视剧,一个电影,或者一时的激情去投身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要记得,激情来的快,去的也快!

想明白你从开始的懵懂到现在对于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如今压倒你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比如我来说,我当时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大学期间CET4,CAD制图员等均有所涉及,单片机等电路知识也知道一些理论和实践,后来毕业发现,不是有学历和能力就能够去自己的目标单位的,只能和专业说拜拜。但是大家的专业五花八门,还有一些技术大牛,务必要想清楚以后再做决定。

 对于想转的行业是否认真喜欢,并愿意付出所有的工作时间也不会厌倦。

在大学里的前两年,学完了通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我意识到这个专业我恐怕是呆不下了,我就开始考虑有什么我想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个理科男生,本来应该是去研究一些高深莫测之类的,结果我对于商业,金融,历史等有很浓厚的兴趣,一门心思去了解去发现背后的事情。

不过,大学时并没有那么多紧迫感,做什么全凭兴趣和完成时的那一点成就感,懂了什么是IPO,什么是运营,什么是销售,什么是顶层设计等等。http://s14/mw690/004btiMizy7kpehgKpned&690
 考虑清楚或持续考虑自己的职业道路。

求职和大学的兴趣社团不同,作为一个社会人进入公司,你做的所有事都会与公司的利益挂钩。

怎样提供价值、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是首先要考虑的,而在这基础上,你提供价值的方式与你想做的事不想违背,才能做到公司与你双赢,这种状态才有可能被公司录用,并且你也能借着工作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理清自己的职业道路。

2、做什么?

整理总结职位描述。

求职的过程是向HR证明你是ta要找的人的过程,HR的这个岗位的人才的要求,都写在职位描述里面,提前对于单位的业务模式和公司产品等均要有一定的了解,投其所好还是没有错的。

具体可以从官方的招聘网站,搜索职位关键词,把前十几二十页的要求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认真浏览,找到被提及最多的要求,这就是你求职岗位的核心要求。

做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

核心要求已经整理好,对照着你整理出来的要求,把你的简历上优点也好、社团经历也好、兴趣爱好也好,全都围绕着要求来写。不能一份简历打天下,这是万万不能的,要对于你要应聘的岗位有针对性进行描述,别做了其他人的垫脚石。

或许你爱好广泛,觉得全写上去显得你是个爱好生活的人,但我想说的是,公司要的是一个能做事的人,你私人生活再怎么波澜壮阔,也不能给公司带来一分钱的好处。现在单位要求尽量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都要有所涉及,不要夸大了在生活方面的优势,这是找工作,不是去参加party。http://s6/mw690/004btiMizy7kpeojFXv75&690
温馨提示:
 跨专业找工作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的业余时间发展的爱好或第二专业,毕竟比不上本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来得系统。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进入另一个领域,要做好降低预期值的心理准备,要不找低于一般水平薪资的工作,要不就找跟专业背景相似的公司,这比完全跳进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或许会容易些。

或许你的起步会比那些本专业的同事低,但如果这是你真心喜欢的行业,我相信你可以找到适合你的职业发展道路。http://s1/mw690/004btiMizy7kpesIy4M90&690
       GoodLuc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