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2017-04-27 11:33:32)
标签:

资源分享

分类: 教学设计四年级下

6、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5.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常见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导入及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活动3及拓展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能正确识别物体的状态。

2.  能根据物体在常温下的状态对周围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

3.  能利用感官估测固体的质量和体积。

4.  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5.  能归纳出固体的主要特点。

6.  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它小组交流。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画在黑板上三个圈)
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正确的小组进行鼓励。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物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引导学生对课本上及收集到的物体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

:指导学生填写

(气球--气体和固体,沙拉酱液体和固体,汽车固体、气体和液体)

目的:加深对物体三种状态的认识。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活动1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师:知道物质三种状态之后,我们来一步步研究它们各自的性质,先来研究固体的性质。

首先,拿出你们的橡皮,来观察一下。(拿一个较规则的橡皮和学生一起讨论)。

师:引导学生学生研究固体的几种常见的性质(例如:形状、体积、软硬、质量等)

(选择自己熟悉的几种固体研究它们的性质)

师:刚才大家已经目测了不同固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测固体的重量呢?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生:可以用天平测量。

师:你们很聪明,今天老师就拿了天平,大家先来观察一下天平的零件构成,

 (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生:天平由1.底座2.托盘架3.托盘4.标尺5.平衡螺母6.指针7分度盘8.游码这些零件组成。

师:大家都清楚天平的个部分构成及应用了,是不是咱们现在就可以测量了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1:我知道,使用之前应该调零。

师:说的非常好,其他同学知道还有什么应该我们注意的吗?

生2:应该轻拿轻放砝码,砝码应该用镊子来拿。

师:对,非常好,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器材,保护公物。还有吗?

想一下,如果我们要测铁块重量,如果铁块重量比天平量程还要重,那我们能测出来吗?

生:不能,所量物体重量不能超过天平量程。

师:对了,那我们测量物体时,应该把物体放在那个盘子里呢?

生:左边。

师:对了,记住,要左物右码。

好了,现在我们要实验了,大家按照注意事项,一步步操作,把测量物体的重量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此时教师可用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出示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生:测量完了,记录在表格里了。

师: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测量完物体重量之后,砝码应该放回盒子里,游码要拨回零刻度。你们都做到了吗?

生:做到了。

物体

名称

形状

体积

软硬

质量(克)

透明

 

估算

实际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总结固体的性质了呢?

师生总结并板书

小组讨论:

(1)每种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不同的用途?

(2)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吗?

(3)不同的固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性质?

全班交流

深入了解固体的基本性质。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将豆、小米、沙等混合后,如何把它们分离?试一试吧!

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能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2.能归纳出液体的主要特点 。

3.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4.能粗略地描述液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5.能用比较的方法探究气体的性质。

6.能说出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流动性、压缩性等方面的差异。

7.能用实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别。

8.能开动脑筋,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谈话引入:说说生活中我们熟悉的液体。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师: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液体呢?它有哪些性质?

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

师:让学生量取100毫升的不同液体,进行观察研究。

学生第一次学习使用量筒(烧杯)教师示范并讲解

1.把量筒平放在桌子上。

2.左手扶住量筒,右手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

3.接近示数时要仔细,尽量让液面平稳,读数时要平视。

生:按要求称量不同的液体,并观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师:怎样测量液体的质量?

生:小组讨论(引导先第一次测量容器的质量,第二次测量装有液体的容器,用第一次的减去第二次的就是液体的质量)

物体

名称

形状

质量(克)

流动性

透明

估测

实际

 

 

 

 

 

 

 

 

 

 

 

 

 

 

 

 

 

 

学生亲自动手称一称。

 

总结液体的主要性质。并板书

师: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小组讨论(合作实验)

师:气体和液体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

全班交流

活动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通过实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师:引导学生综合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先让学生试着回答,发现学生存在质疑的地方。

生:提出质疑的问题,

师:组织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多方面思考)

小组讨论: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固体和液体:                                                    

2.固体和气体:                                                     

3.液体和气体:                                                       

4.固体、液体和气体:                                                        
全班交流学生能达到区分的目的即可,不强求统一。

师:现在,让我们再考虑一下前面的分类吧!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师: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小组讨论: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出它的体积。

将本组的测量方法和结果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

方法一:向量筒里注入一定体积的水(估计淹没石块即可),记录示数,将系有细绳的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方法二: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的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量浅盘里水的体积,就是小时快的体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