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芾写字》上稿《井冈山报》2023年4月14日

(2024-01-22 12:38:34)
《米芾写字》上稿《井冈山报》2023年4月14日

米芾写字
计玉兰
  米芾出生贫寒人家,小时候经常一边放牛一边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画画。父母见他喜欢写字,就把他送去私塾读书,先生吩咐米芾每天照着字帖临摹。
  生性贪玩的米芾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好好写字,经常在纸上随便写写画画就交差,以至于写了三年一点长进也没有。为此,先生经常拿戒尺打手心以示惩戒,但米芾依然我行我素不听规劝。最终,先生只能让米芾父母将他带回家,再也不愿教他了。
  闲散在家的米芾心有不甘,没有了先生的约束反而又想写字了,他每天一边放牛一边写,尽管态度认真了很多,也下了苦功夫,但不管怎么努力还是写得普普通通。
  有一天,米芾在家写字时,巧遇进京赶考的秀才进门讨水喝,看到米芾写的字,不由地摇摇头,随手拿出纸笔一挥而就写了几个字并递给米芾。看着遒劲有力的字体,米芾当即就跟秀才请教。秀才见他聪明伶俐是个好苗子,便答应教他,但必须要买他的纸,而且要五两银子一张。米芾觉得纸太贵,但他又很想写一手好字,于是央求父母东拼西凑借了五两银子交给秀才。秀才叮嘱他,拿着纸在家好好写字,三天后来检查。米芾捧着用五两银子买来的一张纸,左看右看,不敢轻易下手。于是翻开字帖,用毛笔蘸着清水在书案上划来划去,从笔画顺序到布局,又思考着每个字的骨架和笔锋,哪一笔下笔重?哪一笔下笔轻?遇到弯折是顺势而下还是直接弯勾?这样琢磨来琢磨去,竟到了茶饭不思的入迷境地。
  三天后,秀才如约来到家中,见米芾手握毛笔,双眼紧盯字帖出神,纸上却一字未写。问其原因是因为米芾怕弄废了纸,始终不敢提笔写字。秀才听后哈哈大笑,便示意米芾写个字。米芾思考片刻便在纸上写了一个“永”字。秀才拿过来一看,这个字写得很好,比先前写的字进步很多,于是问道:“为什么三年写不好,三天却能写好呢?”米芾小心地回答:“因为这张纸太贵,不敢像之前那样信笔写来,而是用心把字琢磨透了才用笔写下来。”
  秀才见米芾参透了写字的奥秘,便点头赞同并告诉米芾写字不但要动笔更要动心,写前要构思好,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后写的字才会传神。秀才挥笔在写有“永”字的纸上添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随后又从怀里掏出五两银子还给米芾,便出门上路赶考去了。
  从此,米芾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秀才的教诲,每天临池不辍,哪怕是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米芾用笔善于在正、侧面、转折中形成一股飘逸的气势。每个字的起笔重,在中间稍微轻一点,遇到弯折时便顺势而下……米芾的书法气势倾侧,欲扬先抑,字与字间有一种一跃而起的风姿和飞扬的神韵,纯真自然,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米芾又将晋、唐书法家的长处融于一身,运笔迅捷矫健,每个字在力量、韵味、气势等方面都有无穷变化,形成了他“米书”“米字”的独特风格。米芾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苏东坡曾说:“米书超逸入神,当与钟王并行”。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传世的墨迹主要有《天马赋》《方圆庵记》《蜀素帖》等,大都被博物馆珍藏。
  记得有句古诗,“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确如此,我们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不仅要下苦功,而且要用心思考,更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每一个细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取得想要的成绩。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业,亦当如此。

  上稿:《井冈山报》2023年4月14日
  作者地址:314109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天凝镇邮局(计玉兰收)
  电话:13656834269
  中国邮政(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天凝:62179933000440650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