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允则“巧计”修城墙》上稿《思维与智慧》2018年8月上

(2018-09-06 10:17:10)
http://s14/mw690/004bqLYRzy7nprbYolTdd&690

http://s1/mw690/004bqLYRzy7nprcItW040&690

李允则“巧计”修城墙

计玉兰

真宗景德二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双方停战讲和,但辽人在城外一直虎视眈眈,摆出一副伺机而动的架势,使宋一刻也不敢放松戒备于是真宗派遣足智多谋、善于用计的将领李允则,任雄州(今河北省雄县)知州,驻守宋辽边关要塞。

李允则上任后,发现驻守的城池早已年久失修,而且城北的居民人数又多,街道显得十分狭窄,一旦发生战争,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李允则准备把瓮城和大城合二为一,可是,如果明目张胆地大举修城,辽人会以此挑起事端,乘机寻衅闹事,说不定会重新挑起战事。为此,李允则一筹莫展,寝食难安。

有一天,李允则出门散步,边走边想心事。正巧看到一位老伯,于是就上前打招呼:“老伯,最近日子过得怎样?”

老伯见刺史问话,赶紧回答:“最近日子还不错。现在不打仗了,大家可以安心过日子。只是城北贼多,东西经常被偷,搅得大家不得安生。”

听了老伯的话,李允则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他连忙回到衙门,下令手下在城北门外的东岳祠造了个很大的香炉,还有很多其它的供器。下属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私下犯嘀咕:“这些供器放在东岳祠不是让小偷去偷吗?”更让下属不明白的是,正式供奉那天,李允则让下属雇了许多吹鼓手,大家大吹大擂,边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搞得非常热闹,好像生怕小偷不知道东岳祠里有新的供器似的。几名随从看到越来越多的围观百姓,其中一位就问李允则:“大人,是否要加强人手,以防盗贼得手?”李允则说:“不必了,我自有分晓。”

第二天,就有下属来报东岳祠里新造的供器被贼偷得一件不剩。李允则赶忙下令,在城内大街小巷到处张榜捉拿盗贼,一时间搞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可是,这次抓贼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半个月过去了,连个贼影子都没到。

随从不解地问:“大人,这次怎么一个贼也没抓到?”李允则说:“贼偷了东西早就跑了,自然不会等我们去抓。现在重要的不是抓贼,而是要加固城北的城墙,千万不能再让贼得手了。”

于是,李允则下令在城北再修一道城墙。辽人看到城内大举修城,以为宋人在备战,开始很慌张,派人去城内仔细打探,当听到城内百姓都说修城是为了防贼,辽人觉得很好笑,逐渐放松了警惕。

士兵百姓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城墙就修好了,李允则下令在城墙周围挖掘壕沟,筑了一道月牙形的堤防。竣工那天,李允则招集下属在壕沟里进行划比赛以祝贺,还请来辽人在岸边观礼。辽人得到礼遇,看得很开心,殊不知李允则是借划船比赛来训练士兵水上作战的能力。

就这样大修城墙使两城合一的事,在李允则的巧计下顺利完成了。实施这一计划时,下属们一直被蒙在鼓里。事后,当李允则道破玄机时,下属们叫好,并问:“大人是如何想到此等妙计的?”李允则意味深长地说:“《鬼谷子》曰:‘策而无形,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李允则守护河北边境20多年,一直勤政惠民、清正廉洁,而且平易近人。他用智慧计谋造福百姓,为巩固边防作出巨大贡献。

有时要做成一件事情时,用意明显会让对手产生怀疑的话,那么就需要巧借另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做掩护,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才能即不伤和气,又能达到目的。

 

上稿思维与智慧2018年8月上

作者通联见请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