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分类: 科学教研组 |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八下第一章第六节——《家庭用电》
时 |
2024年9月9日 |
执教人 |
叶润斌 |
集体研讨 |
二次备课 |
辅备人 |
八年级
|
||||
课 |
第六节 |
|
|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
||
教学重点 |
家庭电路的组成、保险丝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
|
|
||
教学难点 |
测电笔的结构、断路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
|
|
||
学习策略 |
一、认知策略:通过讲述以及图片演示等让学生对家庭电路的组成以及各部件的结构作用等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二、元认知策略:让学生观察家里的家庭电路,提出相关问题,并尝试学生间相互解答。 三、资源管理策略:利用实际的器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认知 |
|
|
||
教学准备 |
PPT,测电笔,相关教学视频,熔断器 |
|
|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复习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复习影响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因素。 二、新课教学: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和连接导线(电源--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断路器、插座等。 电源:火线和零线,两线之间正常电压:220伏。辨别的方法用测电笔。 测电笔:构造:笔尖金属体、弹簧、氖管、大电阻(约1000千欧)、笔尾金属体。 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能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能使氖管发光的是零线。 原理:笔尖接触火线时,220伏的电压加在测电笔和人体构成的串联电路上,通过人体和氖管的电流小于220/1000千伏=0.22毫安,这个电流可以使氖管发光,但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接的导体)。
【读表】部分国家市电电压和频率 熔断器和断路器:保护装置。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会损坏电器,严重时会引起火灾,故需保护装置。
(二)、熔断器 分类:封闭管式熔断器(一般装在电器设备上):保险丝装在封闭的玻璃管内。 敞开插入式熔断器:保险丝装在盒盖上。 共同点: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保险丝:材料--由熔点较低的金属合金制成。规格不同的保险丝,通常有不同的额定电流。 保险丝的选用原则:应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分别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问题】1、能否用铁丝或铜丝来替代保险丝?--电流过大时,铁丝或铜丝一般不会熔断,容易发生事故。
(三)、断路器 作用:替代闸刀开关和熔断器。当电流达到额定值的一定倍数时可以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电路过载或短路的保护作用。
【思考】读断路器的工作原理,介绍其工作原理。(略)--说明双金属片的作用。 四、插座
【讨论】为什么使用功率较大的用电器,都是三脚插座?--当发生漏电事故时,电流会经过接地线进入大地,,而不会经过人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阅读】图4-57,4-58 理解接地和不接地时的安全情况。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课后练习题。
|
朱正云:学生对火线零线的理解不深刻,可以将火线零线的不同点描述出来,与测电笔的使用相关内容一起讲,加深对火线零线的区分,为后续的安全用电做好知识铺垫。
高晓明:在讲三孔插座的时候,可以详细讲一下当用电器漏电的时候,接地线是如何保护人体不触电的。 |
叶润斌: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火线和地面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而零线和地面的电压是0V,因此当测电笔触火线是,会通过人体形成通路,氖管通电发光,而接零线时,由于之间没有电压,则测电笔不会发光。
叶圭茂:三孔插座的接地线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接,则当漏电时,红线和金属外壳相接触,导致短路,此时家里的断路器马上断开,避免人体接触外壳触电,并且此时外壳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是零。 |
||
作业设计 |
同步课堂作业 |
||||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