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教研活动安排】
1、下午第二节陈阿小老师和七(3)班孩子一同探索《我来设计温洲大桥》;
陈老师通过对温州建桥实际情况(17座,希望同学们能成为第18座桥建设的功臣)、以及各桥建设投资费用让学生感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两村庄过桥路程最短问题学会转化思想、同时用几何画板验证,让学生在错误中领悟平移的原理;


2、下午第三、四节老师们前往会议室进行质量分析。
一、会议安排:
活动时间
|
12月21日
|
活动地点
|
小学部会议室
|
活动人员
|
校长室、教科室、数学组成员
|
活动主持
|
陈阿小
|
各组教师发言主题:
|
命卷教师
|
命卷思路
|
阅卷教师
|
阅卷感受、教学建议
|
任课教师
|
学生感受、学情交流、对下次命卷的建议
|
|
命卷教师
|
阅卷教师
|
任课教师
|
七年级
|
曾显寿
|
郑晓龙
|
陈阿小
|
八年级
|
徐超
|
于祥雷
|
朱斯宇
|
九年级
|
陈仕良
|
蔡奔隆
|
熊小林
|
二、会议纪要:
七年级:本次命题很多题目在原有的基础之前进行命题转化等的方式将难度进行降低,本着两大原则1、保证基础分,照顾后进生2、让中等生有成就感。同时也对试卷进行反思:1、重点知识“角”考察太少,只考了6分。2、是否需要“PISA题”
。3、缺乏项目化.
八年级:本试卷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其中选择题10道,填空题8道,解答题6道,共24道题,范围覆盖浙教版数学八上第5章、八下1、2、3章、八下第4章第1节。预计整体难度值0.77,原则如下:一、基础知识不回避教材原题或改编;二、从新《课标》找衔接点。





九年级:本次是九年级第一次自行命题,满分120分,考虑到明年是省统一命题,所以整体偏向于考察基础内容。整个年级均分98.5,难度系数0.83,两个平行班也有将近90分的均分,说明大部分同学基础掌握得比较扎实。
2、本次命题有意避开温州近几年的命题模式,参考了浙北杭州、宁波等地区的题型。例如第21二次函数,温州命题更注重“形”,而浙北地区更倾向“数”的本质,所以第2问设置为不等式证明,第3问求参数的值。应该来说对学生的复习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3、本次命题压轴部分的计算着重考察学生巧算的能力,例如选择题第10题,和23题的最后一问,尤其是23题,如果按照常规的设元和计算逻辑,则费时费力,但是学生若能充分挖掘题中包含的事实真相,重新建系,则难度大大降低。
三、会议总结:
1、依标命题;
2、照顾所有学生;
3、充分考虑学情
重视代数推理,关于强化计算能力,优化解题策略方面在今后的复习中还要有意训练。
四、教研发言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