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2023-10-08 14:42:45)
分类: 语文教研组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语文 

项目名称

第二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郑笑蓉

活动时间

108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

第一次学业小结质量分析

主讲人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参加对象签到

全体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流程安排:

活动时间

108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人员

教科室、语文组成员

活动主持

顾露露

各组老师发言主题

命卷老师

命卷思路、阅卷感受

任课老师

学生感受、学情交流、下次命题建议

 

 

命卷老师

任课老师

七年级

许悠然

陈宁宁

八年级

阚兴韵

顾露露

九年级

杨诒涵

邵灿萍

许悠然老师:

本次试卷考试范围为九上第三至第六单元以及九下第二单元,名著《水浒传》,课内基础内容多,要求较高,现代文阅读以小说为主。

试卷积累与运用部分,比较简单易答,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背默识记。但要注意书写的规范,如“满”“薄”等字要注意字的上下左右结构。

名著阅读部分,结合《水浒传》的题字文化考查情节以及对情节的理解。很多同学对《水浒传》内容不够熟悉,如武松的“血溅鸳鸯楼”很多同学印象不深,导致整道题回答困难。同时,审题上也存在问题,如“只八个字,亦有打虎之力”,许多同学只关注到了“打虎之力”便开始分析景阳冈打虎的情节,而忽略了具体语境。

    文学类文本部分,考查讽刺小说,亦是重点的小说题材类型。文本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学生的答案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认为是批判战争的黑暗,另一方面则认为了批判了士兵的自私自利。主题分析偏差较大的原因是没有结合文本中的社会背景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以及忽略了对次要人物的分析,导致主题分析不完整。此外,审题上仍存在疏漏,如“想象力丰富”、“快要发疯”等题干信息被忽略,导致答题表述存在问题。

文言文部分,属于游记类文本,文本较长,存在个别生僻字,对于学生来讲存在一定难度,但文章的主题情感比较常规,属于游记类文中常见常考的情感类型,部分同学完全没有读出情感,在平时欠缺一定的阅读积累。

作文部分,考查材料作文,材料理解难度不高,话题常见,学生基本能有话可写,话题围绕“机遇”“积累”等为主,个别同学写到文化的熏陶,较有新意。但整体来说,大部分学生选取的素材仍是考试失利、比赛受挫等等较落俗的题材,难以得高分。

陈宁宁老师:

    部分同学认为这次卷子题量大,完成不了试卷,这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小学的语文无论是题型还是难度到初中都有一个大的跨越,部分同学一时适应不了,但也提醒我们老师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和引导,尽快习惯初中的语文考试。

教学启示:卷子与课本的关联度密切,如朗读设计是第一单元的重点,文言文又与《世说新语》挂钩,进一步引导我们关注课本,特别是默写题“吹面不寒杨柳风”出现注释,引导我们去关注课本中的细节之处。建议:希望命卷老师在参考答案给出详细的得分点,以便老师讲解。

阚兴韵老师: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不能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又要让学生感受到初中语文学习跟小学阶段的差异,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确需要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梯度,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语文。语文很重要,区分度很大,对这一科万不可以掉以轻心。所以这张卷追求比较大的区分度。结合学生  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基础部分,看拼音写汉字4分,全部是“读读写写”中的,没有超纲,但阅卷中发现这四个字都有错误,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是喉咙、诀别两个词。

敬辞、谦辞知识点2分,正确率比较高。

古诗词默写7分,考查记忆和归纳整理等认知能力。失分率较高的是“磅礴之水”,学生对诗句意思理解还有欠缺。此外,因为只学了四首诗,我就把志南和尚《绝句》中的一句也考察了一下,因为《春》是要求全文背诵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学生是应该掌握的。但没几个同学能写出来,也提醒学生一定要关注教材,重视基础。

课外古诗词赏析考得还比较简单,考察描绘画面和诗人情感,得分率较高。

课内外文言文联读,这次考得比较难,量大,乙文“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很多学生读不懂,“莼鲈之思”得分率略高一些。其实学生文言文是难点,我是想通过考试提醒学生文言文学习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从七年级起就多阅读,打好扎实的基础。

名著阅读,因为我们确实时间太紧,不少孩子《朝花夕拾》只能读个大概,就是引导学生注重整本书阅读。

现代文阅读选的是散文《轻衣稳马梅林下》,考点包括:内容概括、朗读设计、重要词句赏析、标题赏析和主旨理解。这一部分同学们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七年级老师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指导学生在散文阅读答题中,能够思路清晰、表述完整、规范,很优秀。

作文“感受   的美好”,是对学生比较友好的题目,每个孩子应该都有感受,有话可说,甚至有素材积累。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第一次考试,怕打击学生的信心,阅卷时给分是比较宽松的,老师们可能有必要跟学生强调一下规范和要求。

此外,这张卷以“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项目化学习为情境,整卷以交流美、发现美、感受美、分享美等语文实践活动为框架,也想体现一种知识建构和学科思维。

顾露露老师:

一、试卷评讲感受以及教学侧重点

1)紧密围绕当下时事热点话题,提醒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

2)写作审题与扣题能力还不足,不能紧密围绕作文的话题有效展开写作,素材积累较少,有待进一步训练提高。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素材,打磨语言的表现力,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与思考。

3)在试卷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切身感受的答题点表达都不太理想,学习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只是变成“做题家”,却不能材料中感悟到最简单直接的生活价值,是日常教学中的严重缺失。

二、命题建议

    1.命题选择文本素材时要多一份严谨,思考材料是否典型规范,能否与教学中的知识点对应。

    2.分值设置需要谨慎,要考虑到整张试卷各板块的分数分布是否均衡。

1.对古诗文进行全面系统复习。

杨诒涵老师:

    八年级本次考试中,可以看到现代文阅读理解上有明显进步,在作答时已经有了较清晰的答题意识,如赏析题,会按照:运用了“多感官、多视角”的手法+描绘了什么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的模式作答,思路清晰。但在本次考试中学生还出现以下几点不足:

1.给新闻取标题,容易遗漏关键点。如材料中虽然是杭州亚运会的火炬传递,但关键群体是“温州公安”,部分学生只关注到火炬传递而未关注到这一群体导致失分。

2.对《红星照耀中国》关键人物的具体事件还不够了解。彭德怀作为关键人物之一,题干中还有对他形象的提示概括,但部分学生想不到他的具体事例,如爱小孩、和红小鬼关系好;不抽烟不喝酒、勤俭节约等。

3.基础略薄弱。古诗文默写鸢飞戾天、窥谷忘反等关键句段的默写还有出现大批量的错误,在细节之处还需细究

4.作文套作显现明显。部分学生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心理,无论什么题目都套用同一模板,这次还出现直接套用优秀范文的情况。需要培养写作多角度多话题的意识,尽量跳出舒适圈

邵灿萍老师:

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试卷评讲感受

1双基还不够扎实。古诗文中的默写填空是最该得分却最易失分的地方,默写识记不准确,错别字严重。失分原因多是背诵积累不足,其次是理解能力差,对所学内容把握不够透彻。名著《水浒传》失分严重,审题不明,读题不严谨,导致失分较多。情节把握不是很好。建议:名著这块知识点,一定要落实。落实名著的人物,情节,相关写作特色。资料整理到位。(尽量晚读多让学生看看书,不看书,怎么学语文)

2)阅读题失分多。阅读理解能力不好,(站在作者角度到底是批判什么,揭露什么,学生很模糊),能拉开分差的就是课外阅读题,这说明语文教学关注课本多,关注课外少,从课内到课外能力训练的系统性不够。

3)作文教学还有待加强。材料作文,考生基本上审题有正确,但是思路比较狭窄,选材平淡,语言积累欠缺,导致文章空洞、立意不高,作文没个性,没灵气,缺乏真情实感。

二、改进措施以及接下去教学侧重点

1.对古诗文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古诗文默写要无误,需要学生真正地理解并且会熟练运用,关键字词句必须加强落实,尤其对易错字生僻字要格外注意。早读时要加强对易错字音、字形的区别,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消灭“错别字”,既要记得准,又要理解得准,能准确无误地默写(早读建议拿出8分钟让学生写写,不要机械让学生朗读,脑子和手要一起在动,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还要教会学生赏析古诗文的方法技巧,文言文学习的梳理归纳能力,要紧扣课本,梳理归纳所学知识点,注重理解,夯实基础,总结规律,并形成能力,向外迁移,提高综合能力。要反复抓、抓反复、坚持抓。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九年级了,让学生一定要养成自己争分夺秒把基础弄下来,而不是我们在旁边硬抓)

2.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加强学生阅读能力训练。首先要紧扣课本,落实基础知识,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梳理知识,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各个击破,把最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课本内的知识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要将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记忆的基础之上更要注重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要有效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如规范书写的能力、夯实基础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咬文嚼字品味赏析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文言阅读能力、写作的能力等。还要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的联系,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加强课外阅读训练的指导,为学生阅读认知结构的建构和逐步完善创设最有力的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训练中巩固方法规范表达,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3.丰富学生的阅读和积累。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阅读、积累是语文的“根”,“根”固才能枝壮,“根”深才能叶茂,才能“花叶并茂两相宜”。注意积累信息、素材,力争扩大信息量,充实写作内容。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精彩的文章或片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库、素材库、思想库,争取使学生在考场上写作文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语文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丰富,更富弹性,更有创造性。

4.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中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结构及题型已非常明确,构建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网,要熟悉试卷的结构、考点和题型,熟练掌握答题规范和技巧,进行科学的应考训练。初三学习时间非常紧张,所以要适量做题精做题。做题的目的要明确,讲究做题的质量,积极寻找做题的思路。通过做题,了解题目的评分标准,注意总结什么样的题型,该如何去考虑,从哪些角度去解答,答题规范是什么?

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活动内容紧紧围绕“教学评一致”展开,从试卷命题到阅卷感受再回归到课堂教学,真正有效提高教学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不同年级段的老师积极参与、互相交流,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与能量。

 

 

过程确定

每位语文组老师都充满热情,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各备课组氛围良好,团结协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