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思组九年级第一次集体备课
(2023-08-24 17:13:09)分类: 社思教研组 |
二〇二三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做新时代合格的青少年。 |
|
教材 分析 |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部编版的《世界历史》,其中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节课。第一单元至第二、四单元主要讲述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第三、五、六单元讲述的是欧洲国家的产生到发展到崛起的历史,第七单元讲述在欧洲崛起背景下所带来的的世界范围的变革。各单元由文化课和探究课两种课型组成。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学期所授课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思想主轴,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讲述和思考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
|
学情 分析 |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对于史料推理探究能力有待提升。 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思想水平和情感能力快速提升,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做一个怎样的中国人”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青少年思想和精神发育的核心主题。从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对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在自我探索与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念逐步认同、接受和内化。 |
教学进度表(2023.8~2024.2)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课时 |
执行情况 |
预备周 |
8.22~8.28 |
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 |
|
|
1 |
8.28~9.3 |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5 |
|
2 |
9.4~9.10 |
教师节(9月10日)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
5 |
|
3 |
9.11~9.17 |
第一单元 练习1课时 |
5 |
|
4 |
9.18~9.24 |
第二单元 练习1课时 |
5 |
|
5 |
9.25~10.1 |
中秋、国庆节调休(9.29~10.6)(第一次学业小结) 复习4课时 |
4 |
|
6 |
10.2~10.8 |
10.7(星期六)、10.8(星期日)上班 第五单元 |
4 |
|
7 |
10.9~10.15 |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
5 |
|
8 |
10.16~10.22 |
第三单元 |
5 |
|
9 |
10.23~10.29 |
(预计运动会两天) 第四单元 |
4 |
|
10 |
10.30~11.5 |
复习+练习讲评 |
5 |
|
11 |
11.6~11.12 |
期中考试 |
5 |
|
12 |
11.13~11.19 |
第一单元 |
5 |
|
13 |
11.20~11.26 |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
5 |
|
14 |
11.27~12.3 |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
5 |
|
15 |
12.4~12.10 |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
5 |
|
16 |
12.11~12.17 |
(第二次学业小结) |
5 |
|
17 |
12.18~12.24 |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
5 |
|
18 |
12.25~12.31 |
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 第五课 |
5 |
|
19 |
1.1~1.7 |
元旦放假 地理部分复习 |
4 |
|
20 |
1.8~1.14 |
地理部分复习 期末复习 |
5 |
|
21 |
1.15~1.21 |
期末复习 |
5 |
|
22 |
1.22~1.28 |
期末区统考、校考 |
3 |
|
23 |
1.29~2.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