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2023-03-13 16:21:32)
分类: 语文教研组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语文 

项目名称

第一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郑笑蓉

活动时间

33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

第一次学业小结质量分析

主讲人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参加对象签到

全体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区统考质量分析报告

 

本次测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共17个小题,题型比较灵活,总体难度适中。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试卷总体得分情况如下:

下面,结合本次老师们的试卷分析具体汇总如下:

书写满分3分,平均分2.99分,整体很理想,大部分同学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11)题,根据字形字义填写恰当的汉字。满分1分,平均分0.89分,整体比较理想。个别错误原因:“翔”是个常用字,如果是拼音写汉字或者组词,学生答题完全没有问题,换一种形式部分学生就不会,原因可能是平常教学中大多把汉字掌握变成识记,而没有从字形字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学生没有形成结合字形字义去推测出汉字的思维习惯。学生发现右边的两片羽毛,缺没有看出左边的羊头,也没有结合字义,盘旋地飞,从而造成形近字套用,建议加强形近字、同音字等的辨析。

    12)题,本题主要是结合“读书会”的主题,根据试卷上给出的示例进行仿写,但是部分学生未能抓住题目中的“仿照示例”,没有组词,直接写理由。还有部分组了词的学生,给组的词直接造句,与题干中所给的情境毫无联系。建议日常教学需扩充学生词汇量,加强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学会仔细审题,精准抓住答题点,尤其是有示例的题目,更应根据格式答题。

2题考察文言字词,要求解释文言字词“遣、集、对、暮”四字,满分4分,平均分2.72分。错误率最高的是把“集”理解成课内《咏雪》中的“内集”之“聚集”之意,没有读懂“本义”,鸟停留在树上,栖息。这道题是超纲的。扎实文言基础,学会课内外迁移,方法的触类旁通,都是接下来,语文老师要努力的。

3题,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形象描绘,均分2.17分,得分率是比较低的。错误原因主要在没有围绕鹤积极奋进的特点展开描绘。部分学生直接翻译句意,有些生硬。

4题,学生整体答题情况不太理想,均分为1.36,满分卷较少。错误原因分析:部分学生没有读懂材料,无法分析出图片中青鸟与白鹤的形象特点。部分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对于图片的分析仅停留在读书层面,不了解读书会的目的不仅是读书,还有交流分享。部分学生对于读书会存在认知偏差,把读书会中的读书理解为在校学习,导致答题中心偏离主题。建议训练学生审题能力,关注卷子整体的关联性,抓住题目的要求,做到答为所问。在日常教学中插入综合实践类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认识何为真正的读书会

5题,学生整体得分情况较差,均分约2.18分,主要失分原因是未审清题意和诗歌写作能力的欠缺。建议重视诗歌教学,不只是以诵读为目的,而应该以诵读为手段激发学生内心的诗意,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地布置短小的诗歌写作,进行交流,进行鼓励。相信经过几次有针对性的训练后应该会有所进步。

6题,考察古诗词名句,总分10分,均分9.29,整体较好。

71)题,根据情境内容选择诗句,学生总体情况还是不错,总分2分,均分1.62分。得分为0的学生大部分是把两个答案填反了。

72)题,本题满分4分,均分2.1分,主要错因是审题不清,答题偏差。多数学生关注到了两句诗句,但是没有关注到它的限制为连句环节,所以学生引用卷外诗词进行答题的现象较为普遍。建议加强审题训练,特别是多考点的题干审题。

    9题,学生平均分1.48分,大部分学生能写出孙悟空修改生死簿这件事,但大闹地府这个要点较少人能写出。

10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对示例没有审视,导致答题不能从想象的主题立意上加以分析。对思维导图结构没有清晰认识,导致分析并不针对思维导图中呈现的情节,而是在整本书层面泛泛而谈。部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比较浅薄,对人物形象了理解肤浅甚至错误。比如不少同学对孙悟空形象理解为恶的化身,可见整本书阅读没能完成好。建议加强整本书阅读指导,提高综合读题能力。

11题,学生基本上只能答到批判作用或向往理想生活的作用。较少学生能概括出想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且有很大比重的学生答题脱离了前面表格的梳理,只答想象是虚构的,是有趣的,能增加作品的趣味性。或审题不清,直接忽视了“想象的认识”。建议教学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解读问题的能力。做题要有整体意识,学会从题目的支架中提炼概括答案。

12题,错因主要是学生审题不仔细,未参考示例作答,没有发现示例给出的主语都是外婆,且所给的图片也是外婆的视角和外婆的话。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此类题型,答题时脱离文本,单纯地看图说话,忽视了题目本身考查的是对文本情节的梳理概括。建议教学过程中还需继续加强学生概括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训练。

13题,错因主要是学生对于两处文段的阿灰理解不够清楚,答题依据以往的经验,并没有联系上下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上下文,不可按照经验随意推测。此外学生阅读理解的思维逻辑能力还欠缺,不单是指在文段情感理解上无法做到瞻前顾后、抓住重点,还有在答题过程中部分学生的答题结构混乱不知所云。建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的条理性和结构组织能力,答题应该有思路而非想到什么写什么,答不对题。

14题,错因主要是审题不仔细。题干中为什么都写到父亲对阿灰的态度,部分同学不知道探究写法及作用。或有同学忽略父亲的态度,只答外婆的态度;还有同学只写父亲的态度,不答原因和作用。建议有意识地训练审题习惯,授课时训练读任务,练习时强调读题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展探究活动。教学中关注单元整合教学,项目化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15题,大多数学生能分析称呼的由来,但没有从文章整体布局和情感上考虑,归纳出称呼背后的情感和作用。

16题,典型错误是学生答题极其笼统、空泛。情感和主题都相似没有具体说明情感是怎样的,主题又是什么;部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只能给出观点无法对观点做出解释和说明。部分学生答题时候,仅看问题,而不看后面的要求即“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这一点,答题时候建了一座空中楼阁,从而失分;还有一些学生对文本掌握不熟悉,无法对课内外文本进行勾连。建议平时教学中,将课堂多多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发言;或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多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去解答各类题目。

17题,因为这次作文话题开放性大,紧扣七上教材要求,所以学生落笔容易,有话可说。大部分学生能扣住要求成文,选材上普遍写自己与动物(狗、猫、兔等)的关系或写自己与亲人(妈妈、爸爸、奶奶等)同学的关系,主题上以表现人对动物的关注和亲人之爱为主。但口水文、毛坯文多,创新文、个性文、精美文很少。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对题意理解不清,导致偏题离题。建议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加强审题训练,重视修改提升,培养观察体验,注重细节训练。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学业小结后及时总结反思,各备课组互通合作,提升学业小结命题质量,也让“教、学、评一致”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环。

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报告撰写人: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2023.2.13

一、试题特点分析

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试卷主观题+客观题,满分100分。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    

题号

 

考试内容

 

内容模块

知识点或能力测试点

 

书写

汉字规范书写端正

1

诗词默写

课内古诗默写积累

2

古诗文默写,诗歌情感分析

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

3

探讨字义,领会汉字内涵

考察基础积累、理解和文言文常用实词

4

节选《弘治温州府志》《陶庵梦忆》句子翻译

考察文言文文意理解和重点实词的翻译

5

节选《弘治温州府志》《陶庵梦忆》字词分析

考查文言文语言,把握文章意蕴,作者思想情感

6

节选《弘治温州府志》《陶庵梦忆》龙舟精神概括

考查文言文文意理解和人物精神品质的提炼概括

7

节选《弘治温州府志》《陶庵梦忆》邀请函

考查材料筛选、分析、概括能力;邀请函格式和语言的掌握

8

联系《老人与海》内容和精神内涵分析材料

名著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9

节选《法布尔传人物形象

概括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10

节选《法布尔传传记特点

考察传记真实性和多面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11

节选《法布尔传朗读设计

考察朗读设计、作者情感理解

12

名著《昆虫记》语言特色,作品内涵

关联《昆虫记》内容2分,正确理解文字内涵

13

节选《法布尔传文章理解与思考

结合《法布尔传》内容,考察对文章的理解和自我思考

14

关于“天宫图解”的说明性文字

根据图片,运用一定说明技巧说明事物

15

新闻标题拟写

考察新闻标题的拟写

16

节选《拾遗记》分析材料

考察文言文文意理解,根据理解分析合理性

17

综合分析材料,发表看法

考察多个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18

作文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文体不限

 

二、 数据统计分析

1、多维指标对比图

语文多维指标对比图

 

 

 

 

 

 

 

 

 

 

 

 

 

 

 










1-7)第一批次比率分别72.573.8174.4260.038.8983.7265.126班、3班、1比较优秀,关注5班,对于第三批次人数,2班,5班,7班需要加强关注。

三、典型错误诊

1 “从流飘荡”错误率极高,大多写为“从流漂荡”,在背默考察时还需要多注重细节,文言语言环境与现代汉语语言环境有差异,背诵时太过想当然就容易造成失分。

3 学生答题总体情况:满分5分,平均分3.27。题型较新,结合《说文解字》内容以及偏旁造字,综合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平时基础重在积累课内生字词,导致学生需要自行思考字词时容易“卡顿”造成失分,还需注重培养语文基础素养。

4 本题作为场景想象题,开放度较高,但是得分率却不高,满分4分段平均得分2.58。部分学生把此题当成简单的翻译题,没有发挥想象进行描写,或是对题干提供的关键词理解错误导致失分。

6题  学生答题情况:满分2分,平均0.74分。学生审题不清或对海报格式缺少基本概念。题干中已经给了“团结协作”这一关键词,暗示答题应该是能体现龙舟精神的四字词语,但很多学生写了整句话,导致失分。

7 失分重灾区,满分5分,平均2.87。问题出在:格式不清。“邀请函”要注重书信格式要求,开头、落款完整。许多学生只写了开头而没有落款,或者干脆没有书信格式导致失分。内容不明。作为“邀请函”要告知被邀请者来的目的,以及关键的时间、地点,而学生并没有概念,单纯把题目当成了“介绍龙舟文化”。语言不当。作为邀请专家的邀请函,语言应该做到礼貌、客气,部分学生的语言太过随意,与题目要求的情境不符。

11   满分3分,均分2.07.问题出在:朗读设计不充分,不能够结合文本给出合理的分析。

12  满分5分,均分2.37.错误原因:1.一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有结合名著内容或结合的内容和题目要求无关。2.审题不清,不知道题目的要求,答案与题目不相关,忽视材料和加点字。

15  满分2分,均分0.99. 错误原因:1.答“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的学生看到题目要求拟新闻标题,就机械地取第一句话作标题,可能都没好好阅读分析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有学生反映时间紧,到十五题的时候答题就比较仓促了)

2.答“中国空间站”“天宫”等的学生,也许没认真读材料;或者是没入脑、不思考。

3.对材料内容及人物身上的精神没进行细致分析,只是贴标签(“中国的民族精神”)或用词不贴切(“默默无闻的精神”)。

4.从字迹等看,个别学生的考试态度不端正。围绕“科学精神”哪些语句能再体现这个主题,学生提取信息能力还有待提升,部分同学找的不够准确

16  满分4分,均分2.23.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1.审题不清楚,要求学生结合文化墙的主题“航天梦”,学生偏偏结合邓清明的例子来分析,还从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来写。2.学生看不懂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往往断章取义。3.个别学生甚至就抄文言文原文。整合材料的能力学生还很薄弱,感性臆断到理性认知这种逻辑思路需要平时多训练一些

17   满分4分,均分2.34.  错误原因:1.审题不清,不能很好利用和结合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组织答案。2.整合能力薄弱,不能够有效整合信息,给出答案。平时要多注重整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8   满分30分,均分23.25.  错误原因:1.从整体上来看,绝大部分同学写记叙文,其“萤火”喻指清洁工、同学、热心人、防疫工作人员等,取材相似度很高。创新性不够,难得高分。  2.审题不够准确,没有抓住“平凡人”“英雄”这一对概念,给予辩证性的思考。

           

四、建议与思考

教师方面:

1、多角度把握散文主题是我们七下教材单元教学目标。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要有很强的文体意识,重视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渗透、演练。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握散文主题,教给学生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支架,教会学生读一篇、会一类。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精讲精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解读,但文章的大方向一定要把握正确,着重培养学生对词句理解、主旨探究等能力。另一方面还是要继续加强学生的阅读量,特别是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培养语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思路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对局部的语言重点进行品味、探究,对语境中重要词句表情达意的妙处进行体味,对精彩、重点段落进行研读理解,最后再回到整体提升学生的认识,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鉴赏和评价。同时教学中还应随文强调字词等基础知识及文体知识,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掌握。

2、名著复习到位,注意篇篇之间联通,注意一本书里人物联读比较。对名著基本信息的认知、理解、归纳是名著考查最基础部分。对整本书宏观整理。重视名著与名著之间联系与区别,进行联读比较,专题探究。能够在不同名著之间就一话题进行比较分析,整理。

3、作文方面要舍得多花时间和心思,重视学生对题目的解读和对文章的构思,列提纲、反复修改、评讲佳作等都是不错的方法。作文教学既要摒弃只讲写作知识、技法的做法,又要摒弃不给以具体指导,让学生盲目写作的做法。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体裁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明白各种体裁的特点,不至于混淆。要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善于在学生写作前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写作支架,同时要告知学生文体支架。明确议论文的结构以及小说的讽刺与夸张的手法运用,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或者写作素材的积累。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作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注意观察生活,细心感悟思考生活,积累生活材料,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养成勤动笔、作读书笔记、写日记、书写规范等习惯。注意应用文的写作,比如(邀请函,倡议书,通知),注意它们格式。

学生方面:

1、加强平时的课文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看多种类型的课外文章以及看的同时要做到有批注有自己的思考。

2、对不同的三类型进行有意识的审题和整理,比如写景散文,写事散文,等等,对题目的不同的问法和整理答题技巧,从一道题到一类题。对于自己的错题进行整理和反思。

3.文本的理解上一定要透彻,只有透彻了才能进行群文阅读,所以,老师接下来的复习一定要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起(架好)一座桥梁,学生能走进文本,还能走出文本。

4.作文训练上,侧重议论文的训练,注重素材的积累,思维的提升。

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报告撰写人:李海燕 许悠然 倪珍珍 陈宁宁                   2023.2.13

一、试题特点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试卷分为选择题(0分)、客观题(100分)满分100分。主要分为“诗歌中意象的运用”、“经典新编”、“寻找极乐寺”活动、征文比赛四大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    

题号

 

考试内容

 

内容模块

知识点或能力测试点

 

书写

汉字规范书写端正

1

补全古典诗歌部分

课本教材为主涉及到的古诗文

2

诗歌意象运用小贴士

考查学生读诗策略

3

选择补充“现代诗歌部分”

考查学生诗歌理解和运用小贴士的能力

4

创作诗歌

考查艾青或泰戈尔常用意象,以及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5

1)情节补充

文本整体感知

 

2)甲文哪些方面借鉴乙文

考查2个文本的联读、整理的能力

6

1)甲文“关羽斩杀乌锥羊”情节符合乙文关羽形象

考查2个文本的联读以及2个文本中关羽的形象

 

2)甲文结尾的作用

考查结尾对情节、主要人物形象、主旨的作用

7

甲文情节上为什么借鉴古典小说的做法

三复情节的作用以及甲文、《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内容、主旨上的考查

8

课外文言文词语的解释

联系语境,感知风物之美

9

为何作者发出感慨

考查感慨前后的语境以及对本句感慨的理解

10

古今极乐寺带给游人不同的心境

考查袁宗道对极乐寺的所见所感,以及今人对极乐寺的所见所感,山水的意义

11

观点是否明确

考查利用资料卡判断议论文的观点

12

评判论据

考查利用评价量表判断议论是否言之有据

13

句子的分析

考查句子本身的特点以及在论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14

参与网络讨论

考查结合“寻找极乐寺”活动大情境,发表自己对于重建、新建古迹的看法

15

作文

围绕“第二轮”,选择文体写作,发表自己的感受体验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这是一份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这份试卷由“诗歌中意象的运用”、“经典新编”、“寻找极乐寺”活动、征文比赛四大活动展开,考察古诗词、诗歌、小说、文言文理解、议论文、写作。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年级A率、B率、C率、D率分别为62.35%83.53%93.73%98.43%

三、建议及措施

1.基础知识积累。从检测数据来看,本校学生整体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这源于平时教学中的人人落实,篇篇过关的不懈积累,后阶段的复习也要集腋成裘,化整为零,通过小检测的形式督促学生理解记忆。

书写这一块,每个班级都有几个书写不太工整规范的同学,要个别指导,布置训练任务。

2.阅读。

对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这种文体概念的理解,在答题中不至于犯常识错误。

注重审题。要准确把握题干的指向,不能以经验或定向思维去答题。要关注给定的文本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倾向。

注重答题思路。以范例的形式,引导学生组织答案,然后修改规范答案,在反复的打磨训练中熟练归纳答题方法思路。

加强文体意识的教学。如文章的分类,分类的标准,初中课文中相关的课例,在此基础上整合成专题分周次阶段集中训练。

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研读,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阅读体验。

古诗文的阅读要建立在平时多读多练、注重积累的基础上。读懂文本是第一步,所以,复习中把文言文的阅读积累日常化,不在于多,但要坚持,要养成积累的习惯。对古文中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要进行归纳梳理。

3.写作。

本次考试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作文。以小说创作居多。也出现了文体不明,严重离题等现象。

强写作课的指导。要针对目前本班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

要强调不同文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在平时写作中要做到文体明确清晰。

注重审题训练。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圈点、勾画出题目的重要信息。

读写结合,从别人的文章学到写作的技巧,积累素材;要关注社会生活,从课文拓展到社会生活,由经典阅读到现实生活,主题要有深度。

加强语言的训练打磨。

 

 

 

 

 

过程确定

每位语文组老师都充满热情,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各备课组氛围良好,团结协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