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思组第四次教研活动
(2022-05-11 09:11:28)分类: 社思教研组 |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紧抓核心素养,着重质量分析 |
项目负责人 |
付玉 |
活动时间 |
2022年4月8日 |
活动地点 |
|
活动主题 |
社会法治学科质量分析方法与落实--《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评课 |
主讲人 |
郑慧慧 |
参加对象签到 |
付玉、王智蓉、金蕾蕾、方亦可、郑慧慧、徐还、叶芳戎、刘影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本节课方老师紧紧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四大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是一节结合新教材贯彻新理念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课例。
第二,注重时空观念的培养。本节课充分利用地图、图片、图示,并且分别设置相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如展示动态隋朝地图,并要求学生:观看地图演示,并结合课本及所学,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第三,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方老师精挑细选史料和相关资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边看边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本节课的众多展示的材料基本都设置了相关问题。比如从隋炀帝的“炀”字含义入手,思考隋炀帝到底是个怎样的君王,是不是真的如后人评价那样暴戾无能,一无是处,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的辩证能力 第四,重视史料教学,史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如:”探一探:隋朝统一的原因“这一环节,出示了四段史料。”阅读卡:隋文帝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总结归纳。 第五,促进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如”合作探究:谁说得更有道理?“环节,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修建大运河的意义及评价。 第六,其他亮点,如注重学法指导,过渡自然等。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修建大运河的意义及评价。 第七,本课最大的亮点,也是本课的高潮是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以本课的小结最为典型。方老师以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对本课的总结把现场的所有师生带入情境,从功过两方面进行评价,结合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