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2020-10-29 10:21:39)分类: 语文教研组 |
一、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本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体现了如下命题特点。
1、重视语文能力的考查,在摆正能力与基础关系的同时,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针对学生实际,命题难度适中。试卷设题友好,没有偏题怪题。
二、成绩基本情况统计
1、年段平均分76.02,最高79.05,最低72.46;
2、同类型班级之间差距不大。八2班较上次月考进步较大,高分段优势明显。
三、试卷分析
1、基础知识积累部分,本试卷的字词和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学生掌握很好,失分很少。少数因别字、错字扣分。
2、名著阅读,既有对名著内容的考察,又有读书方法的考察。这两道题,题型上与历年中考命题不大契合,但作为阶段性测试也是合理的。有班级课本名著导读的内容没重视,失分较多,需要总结教训。
3、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评价学生快速有效的泛读和细致有针对性的精读能力;评价学生对作品主旨的整体把握能力;考查学生从掌握文章结构入手分析理解所选材料的能力;重点评价学生是否能整体把握文本材料,关照全文内容,特别是能否从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进而准确地把握文本信息。这是本张卷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
4、文言文阅读,考察实词解释、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文言翻译。主要是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检测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近两次月考,都没有考到课内的内容,建议适当增加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课堂学习。
5、小作文,考查学生掌握恰当语境,选择准确词语,简明、得体表达,在考查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6、大作文,考查学生写作水平及写作态度。重点评价学生对熟悉却又没有进行过理性思考的事物的认识,能否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本题考查关键不在写什么,而在于怎么驾驭文字,怎么运用材料及文章结构是否完整。写作时要写出真切感受,要贴近生活,以人为本,但又要在感受的同时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培养善于感受,善于思考的能力。
四、问题分析
1、综合分析能力较弱。综合分析是建立在整体把握基础上的,有段的整体把握,也有全篇的整体把握。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对原文缺乏深入的思考,阅读只停留在表层。
2、写作中暴露的问题:不善于观察生活。此次作文题,偏重观察思考,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自己的思考的内容,内容简单、空洞,缺乏丰富的生活题材,因此也就不能有其思考的深度和认识的高度,只局限于作文题所提供的内容。令人眼睛一亮的好文章不多,得分在26分以上的作文不多。阅读积累贫乏,语言干瘪。多数学生的作文,语言松散不简洁,以叙述语言为主,少有细致的描写;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思想深度、认识能力,亟须提高。
五、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