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名著阅读复习《傅雷家书》集体备课

课堂教学备课单
|
|||||
备课时间: 20120 年 4
|
|||||
上课时间: 201 |
|||||
教学内容 |
|
||||
设计人 |
主备:黄芸芸
二次备课: 马子宁、程福亮 |
||||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佳词丽句,学记读书笔记。 2.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3.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
||||
教学重、难点 |
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
||||
教学方法 |
阅读方法指导 |
||||
教学准备 |
PPT |
||||
课时安排 |
1 |
||||
教 |
二次备课【批注】 |
||||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苦心孤诣的教子之篇。 二、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 2.作品简介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3.《傅雷家书》的艺术特色 这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六月。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三、知识讲解 读书方法的指导: (一)兴趣选择; (二)问题选择; (三)目的选择; (四)方法选择。 内容梗概: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主题思想: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写信目的: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把儿子当作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联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 主要情节: 1、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应怀赤子之心。 2、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四、专题活动: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在很多方面都对儿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 1、教子之道——生活细节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位可贴邮票了。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适。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2、教子之道——人际交往 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 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情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3、教子之道——读书求学 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一开头必须从容不迫,位与格必须要记忆,像应对考试般临时强记是没用的。现在读俄文只好求一个概念,勿野心太大。目前贪多务得,实际也不会如何得益,切秘切记!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的想想,念一二首诗玩味一下。 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 4、教子之道——感情处理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你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哈],Beethoven[贝多芬],Chopin[萧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 专题二:父子深情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在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书信总的说来就是与儿子别离后的思念,归根结底还是老爸表达对儿子的爱。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别了,孩子,我在心中拥抱你!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 傅雷一方面深切的爱着傅聪,一方面也深知人只有经历痛苦才能真正有所成长。所以,傅雷对儿子的改变倍感欣慰继而给予鼓励。 专题三:我给傅雷写回信 1、艺术领域: 学琴注意研习乐理; 弹琴感受的新东西要冷静仔细的分析,不能浮在表面; 佛教画是先有佛教思想感情再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学画要讲求技巧训练和思想启发; 练琴演奏都要节制感情,控制感情; 点评:艺术不能凭感觉,要经过理性归纳才能成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根本的东西。 2、人物性格特点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对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子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3、艺术特色: (1)以书信的形式; (2)真情的流露; (3)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真题演练:链接中考 1、傅雷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 [答案示例] 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2、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写在方格内,不超过60字)
推荐的名著:《》 推荐理由:
[答案示例] 《傅雷家书》 这本书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感情真挚。 3、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答案示例] “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
一、归纳父亲对儿子在哪些方面的教导: 教子之道: 1、生活细节 2、人际交往 3、感情处理 二、傅雷对儿子 的道歉 三、阅读方法指导 |
||||
板书设计 |
教子之道:
|
||||
作业布置 |
学习单 |
||||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
|
||||
教学反思 |
|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空中课堂学习单
针对《傅雷家书》看似无序博杂的内容,我们适宜用选择性阅读这种方法进行学习。那么,前面两堂阅读课,我们便是以“感受傅雷爱子深情”、“领悟傅雷教子之道”为阅读目的,通过内容的选择、比较、联读,重点阅读探究了傅雷先生的家书。
那么,第三节课我们以“敬赏傅家的赤子门风”为阅读目的,进行学习。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何为“赤子之心”?(请你结合家书内容或自主查阅资料作答)
傅雷先生的理解:
你的理解:
任务二: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内容。
阅读目的:敬赏傅家的赤子门风 |
|
家书节选 |
你的评论(提示:可以分别评论,也可以结合三则整体评论。) |
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么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看到内地的建设突飞猛进,自己更觉得惭愧,总嫌花的力量比不上他们,贡献也比不上他们,只有抓紧时间拼下去。从黄山回来以后,每天都能七时余起床,晚上依旧十一时后睡觉。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
东西方之间的鸿沟,只有豪杰之士,领悟颖异,感觉敏锐而深刻的极少数人方能体会。……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要是能与西方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融合起来,人类可能看到另一种新文化出现。
|
|
孩子,你不知给了我们多少安慰和快乐!从各方面看,你的立身处世都有原则性,可以说完全跟爸爸一模一样。对黑人的同情,恨殖民主义者欺凌弱小,对世界上一切丑恶的愤懑,原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爱,有正义感的青年应有的反响。你的民族傲气,爱祖国爱事业的热忱,态度的严肃,也是你爸爸多少年来从头至尾感染你的;我想你自己也感觉到。孩子,看到你们父子气质如此相同,正直的行事如此一致,心中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你们谈艺术、谈哲学、谈人生,上下古今无所不包,一言半语就互相默契,彻底了解;在父子两代中能够有这种情形,实在难得。
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
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
|
你的阅读发现:
|
|
阅读方法总结:
|
——马子宁 整理
一、填空题50个
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如何教育孩子 )。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3、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 翻译 )家、文艺( 评论 )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 )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 傅聪 )的.
5、《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 186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6、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傅聪 )--著名钢琴大师;( 傅敏 )--英语特级教师。
7、《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 1954 )年至(1966 )年六月。
8.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9、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0、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11、(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12、.《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13、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4、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15、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16、今日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17、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
18、不要在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强迫自己。多留一份(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
19、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20、年轻人往往(高估)自己。
21、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二、选择题30个,每个1分
1、傅雷的儿子是(傅聪、傅敏)。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
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祖国、儿子)的爱。
4、傅雷的长子是(傅聪)。
5、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
6、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7、这两封家书,是针对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时而写的。
8、写第一封家书的目的是(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
9、写第二封信的目的是(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 )。
10、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题词是(坚强)。
11、可以概括第二封信的主题词是(胜不骄败不馁)。
12、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13、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人间词话)。
14、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5、傅雷用(书信的方式)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
16、傅雷翻译过的作品有(人间喜剧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
17、这本书是一部
18、傅聪最后成为了(钢琴)大师。
19、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
20、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1、傅雷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22、傅雷教育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
23、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文学)的忠诚。
24、傅雷说,他最不赞成(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
25、《傅雷家书》主要是写给(傅聪)的。
26、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思想)。
27、傅雷说,人总得常常(放纵)自己,不(放纵)就解决不了问题。
28、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29、(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0、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唐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
三、简答题
第一封家书
1、这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是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作者在信中告诫儿子“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儿子在打击之下,父亲用这样亲切疼爱的语气对儿子进行劝慰和开导,便于抚平儿子心灵的创伤
3、傅雷在信中是怎样开解劝慰儿子的?
一是告诉孩子在人生旅途上遇到精神消沉的情形是难免的;二是开导儿子有困难要及时向父母倾诉;三是告诉儿子在失意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寻求心理的平衡;四是鼓励儿子要像克利斯多夫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打击。
4、“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这句话饱含哲理,它形象地告诉人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失败;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诸多痛苦。
5、作者在家书中举克利多夫的例子的用意是什么?
克利斯多夫的经历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而傅聪在国外学音乐,一直以克利斯多夫为榜样,甚至自称为克利斯多夫。作者特举克利斯多夫的例子正是为了激励儿子勇敢地直面困难,从消沉中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到艺术之中去,以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封家书
6、第二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包围时候写的。
7、傅雷对儿子演出的成功进行怎样的评价?
为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幸福和骄傲,“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涕泗横流的”,道出傅雷的喜悦之情。8、“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为什么
艺术是艺术家们艺术才华的精妙体现,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欣赏艺术时,它没有世俗的功利色彩,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作者认为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9、结合家书内容,说说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是什么?
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而且更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样才能如古人所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10、对“赤子之心”和“孤独”,你是如何理解的?
从傅雷的论述看,“赤子之心”指内心纯洁,不含私心杂念,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因而没有欲望纷争。而这种境界很难为一般的人所认识和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境遇不佳,处于孤独的处境。但人类的最美好而纯洁的感情却是相通而永存的,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因为他在精神上是不会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