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归纳推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实验与归纳推理(教学设计)
——陈琳
1、教学目标:
通过简单的数字规律和图形规律的推理,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理解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概念,学生能够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规律性问题的探索,渗透观察、归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实验法和归纳推理是人们经常用来探索自然、发现真理的有效方法,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严谨性。
2、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学生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结束了七年级上册的第四章《用字母表示数》的章节,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好,对简单的数据规律有一些感觉,但学生对规律题的探索能力只是得益于小学阶段的感觉,没有真正的发法性,另外这一节内容又是七年级下册当中的内容,其实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备,尤其是基础图形对于相交线、平行线的概念没有过深入学习,对这节内容的学习会有一些困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方法解决规律推理题
4、教学过程
4.1数字探究
(1)4,7,10,13,……第五项是____,第n项是_____
(2)2,4,8,16,……第五项是____,第n项是_____
(3)1,4,9,16,……第五项是____,第n项是_____
(4)1,3,6,10,15……第六项是____,第n项是_____
问:在寻找答案时,这四道题有什么共同特征,给你寻找规律有什么启发?
总结:对于数字规律题,先寻找特殊的第几项,然后再推理到一般的情况第n项
4.2图形探究
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则第4堆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第n堆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_.
让学生放开讲解自己的方法,展开一题多解,总结大致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数据的规律,三角形个数分别为5,8,11,……即等差数列。一种是观察图形的变化,对图形进行分组观察得到规律。
总结:对于图形规律题,也是先寻找特殊的第几项,然后再推理到一般的情况第n项
4.3方法指导
概念:通过实验的方法,由多次特殊的事例推得一般的结论,这样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
规律探究:
切一个圆饼,使切痕都两两相交,但任何三条切痕都不相交于一点,那么能把圆饼分成几块?
1、探索:前10个连续奇数的和为多少?
2、观察下列图形(每幅图中最小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则第n个图形中最小的三角形的个数是多少?
4.5时时小结
一种分析方法,两个关注,四个常见规律帮助我们利用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方法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