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2015-01-12 19:45:2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研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程福亮

来到学校已近一个学期了,通过平时的听课与学习,自己的教学理念也有所改变:课堂要以学为主、以生文本;课堂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活动形式,通过多元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中的教师要适时地、机智地、合理地指引学生走进文字、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因此,我就借用“青蓝结对”的汇报课来实践自己的新理念。

虽然总体看,教学效果还不错,但是,教完了之后,尤其是经过同科组的老师点评之后,还是发现许多环节还没有尽善尽美,因此就写写自己的反思,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在教学之路上能够钻研得更深入。
1、反思备课
  日常教学的备课,我都坚持以本为本,认真阅读单元提示、教材、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内容,然后根据一条主线把文章的内容串联为一体,并在具体过程中出示一些考试题型,讲解一些答题的方法。作为一堂汇报课,我也是一如既往地这样思考,应该尽量做到更全面。但是课堂的的紧张与仓促却反映出备课的容量过大,导致课堂看似热闹,而实际效果不算很好。因此,通过这节课我觉得,课堂既要完整性、条理性,也要适量,不要追求“面面俱到”,那样会导致“面面不到”的不良后果。

2、反思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大部分都是通过课堂的学习获得,因此,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本节课,我也采用了小组讨论、学生举手提问等课堂教学形式,看似活跃,但总感觉是“为活动而活动”,并不是“为效率而活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应该认真构思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以及活动的预期效果,从而实现“活动激发兴趣,兴趣提升效率”的教学目标。

3、反思学与教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学与教的关系,现如今的课堂应该以生为本、以学为主,以师为辅、以教为导。因此,学生是主体,学习是主导,教师主要是引导与点拨的作用。我也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并没有成为主体,反而是老师在那里唱独角戏,这完全是违背了自己的理念。纵观本堂课,主要在分析写景方法这一环节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的引导存在问题。课后我认为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第二段中写了那些景物?(学生回答:菜畦、皂荚树、石井栏……)作者是如何来写这些景物的?(碧绿的、高大的、光滑的……)这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景的呢?……总的就是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路去引导,始终坚持让学生从文字中寻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不可越俎代庖,直接以老师的讲解来替代,因为那只是灌输知识,而不是学习和领悟知识,那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那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那样的效率是地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