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研组会议记录(三)
(2014-03-17 15:42:25)
标签:
校园 |
分类: 语文教研组 |
语文学科教研组会议记录(三)
时 |
第__3___周 |
地 |
二十五中报告厅 |
主持人 |
胡玫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老师 |
会议主题 |
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思考 |
||
会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常态课堂为抓手,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项目为载体,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育理念,推进课堂变革与转型,改变课堂 “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现状,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乐趣,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2.以合格“常态课”为基准。严守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底线,要求每节常态课上成质量合格的课,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学习机会。 3.以“普通教师”为主体。立足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发挥每位普通教师的教学智慧,通过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促使广大普通教师从“应知应会”走向“能知能会”。 4.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学情,为改变并丰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把现场与网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转型的重要推手和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形态。 5.以教改成果为载体。总结提炼“精品课例”、“精品课程”、“精品课题”和规范达标、有效教学等成功教改经验及优质资源,梳理出具有普遍意义、可借鉴的教学成果,实现课堂变革实验在继承吸纳既有经验和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6.以小切口变革项目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问题,准确把握课堂变革的切入口,认真分析并选择好课堂变革项目,开展系统性有深度的实践研究,引领广大教师真正走上“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的求真务实教改之路。 三、目标与内容 通过五年左右的实践探索,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初步达成常态课堂变革的“1234”总体目标。即实现一个愿景——提升学生学习力,凸显两条主线——学生学与教师导,聚焦三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优化四大学习设计——学习内容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共同体设计、学习评价设计。 1.明确学习目标。变抽象宽泛、模糊一统的教学目标,为精准解读课标前提下、适切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具体细化真实可测量学习目标。 2.关注学情研判。变“目中无生”的课堂,为基于学情研判学习起点和学习切入点的“以学定教、因学施教”的课堂。 3.精选学习内容。变“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内容,为根据学生不同学情、提供不同层次、可自主选择的课堂学习内容。 4.转变学习方式。变“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课堂,为在教师引导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丰富多样的课堂。 5.优化学习评价。变单一、单向、以终结性为主的教学评价,为多元、多向、过程性与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四、任务与要求 1.建立“促进有效学习”常态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紧扣“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变量,重点从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和教师助学设计、学法指导等角度建构“促进有效学习”常态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树立常态“合格课”的概念。 2.形成“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和操作要素。探索形成以学情分析为基础、学习目标为导向、学习任务为载体、导学设计为关键、学习评价为保障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和和操作要素,给一线教师提供可参照借鉴的常态课教学基本架构和基本教学流程。 3.培育各学科各学段“促进有效学习”的系列课型样本。基于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研究实践,建立形成各学段各学科 “促进有效学习”课堂的典型课例(案例)、学案、教学视频等资源库(包),作为帮助教师分析、培训、研讨的学习资源。 4.建立并完善“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新常规。根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需求,逐步建立较为系统和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新常规,如关于课前预学、课堂学习、课后学习等环节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并在实践中予以不断修订和完善。 5.研制与“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相匹配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研制与“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相匹配的课堂观察量表、课堂学习评价量表等评价技术和方法,开发相应的评价软件,建立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维评价机制,逐步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等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多元化评价制度,引领课堂教学变革。 五、推进策略 2.整合资源,协同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列为中心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和年度推进计划,整合教育各部门力量,协同研究推进课堂变革的有效措施。特别是教科研、师训、信息技术等部门要聚焦“促进有效学习”的主题,教科研部门负责各层面课堂变革项目的专业引领与业务指导,师训部门负责策划“促进有效学习”的专题研修,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基于“促进有效学习”的相关网络技术的支持与网络资源的共建。 3.专业引领,科学推进。聘请省内外知名学科教学专家,组建课堂变革项目专家顾问组,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的科学性;成立由市级教学骨干教师组成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指导组,负责项目研究与跟踪指导;成立试点项目联盟,定期举办现场观摩会诊、主题研讨会、学习交流会等活动,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4.全程管理,有效推进。规范项目调研与策划、论证与实施、评估与推广等阶段的管理与指导;完善项目活动机制、反馈机制、激励机制、考核制度、跟踪指导制度等,切实加强变革项目的过程监管与指导,定期对变革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与总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项目目标与任务、具体措施,有效推进课堂转型与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