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工作室总结2015.6

(2015-09-26 22:52:23)
标签:

教育

工作总结

分类: 活动心得

小学数学工作室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匆匆又一学期,忙碌中盘点我们的收获那就是在磨课中提升自我,在研讨中碰撞思维,在读书中增长智慧,在学习中开阔视野

集中磨课——提升自我

本学期围绕解决问题智慧广场”“专项复习组织了三次磨课,分别是三年级的《用连乘解决问题》五年级的《组合问题一年级的《数的计算复习》。每次磨课我们都进行充分的准备,每位成员全程参与,从课题选定到教案的一稿、二稿,从面对面听课、评课到线上交流,大家围绕同一节课积极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打磨的不是一节课,而是大家智慧的结晶!

特别是本学期组织了一次与校级工作室同课异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工作室成员王春梅勇挑重担,围绕一节课反复打磨、不断修改,收获满满。在与安国路杜晓贝老师的同课异构中,既展示了自身的优势,也发现了对方的亮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就是想针对同一节课呈现不同的教学设计,针对相同内容的研究,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虽然设计思路不同,因为大家的设计侧重点不同,这就突出了我们的“异构杜老师的课突出了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春梅的课侧重点在探寻规律上;不同的上课思路,却都指向了数学建模这一共同的数学思想。都注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

线上研讨——思维碰撞

“相约周四”是工作室成员最津津乐道的话题。间隔一周的线上研讨,学习的魅力已经打破时空的界限,工作室的老师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克服了种种困难,时间一到大家都克服种种困难准时上线,在平台上相互交流、探讨数学教学。有时候在线研讨时间还没到老师们就开始上网看当天的研讨话题,与话题在线主持人一直研讨学习。线上研讨,虽然时间很短暂,但大家收获的是欣喜、快乐。我们忙并充实着,累并快乐着。

周四晚上的线上研讨,聚焦教学实践,或是教学亮点分享,或是教学困惑互议,或是读书话题讨论,或是教学策略研讨,亦或是围绕研究课题某一方面的交流……,学期初由话题小组制定计划,汇集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每周提前发布研讨话题,供大家思考,以备共同交流。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三次线上交流,内容分别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讨现代与经典外出学习交,“如何提升复习课的思维含量, 借力网络,实现思维碰撞,合作解决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整体素养。

读书交流——增长智慧

工作室每学期共读两本好书,书目由大家商讨确定,采取集中同读与个人自读相结合的方式。交流方式有问题导引式读书沙龙、问题聚焦式网络讨论、精彩观点分享式心得交流等由工作室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负责设计读书交流并组织实施,如qq群的交流、读书论坛、好书推介会等,以此提高专业素养。本学期共读的一本书是《小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个人读的一本书是《孩子自觉,父母省心》

通过读书,我们提升了教育的理念,读书分享会、线上交流等等,一次次的话题的讨论,解决了我们教学中的不少困惑。数学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能力,数学基本思想的提出,让我们从根本把握数学课堂的实质。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发展的根本,是探索和研究数学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在《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中,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小学数学中的一些具体的方法,非常具有针对性,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反思了教学的过程。激烈的线上讨论、老师呈现的上课经典案例引领和帮助我们不断地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再次引发我们对课程改革的深度思考,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将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外出学习——开阔视野

外出学习培训是工作室活动中一种形式,每一次的培训总是让我们新潮澎湃,每一次的培训后总是让我们收获满满,外出培训既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是一种团队深入建构的过程,我们工作室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感悟。

    现代与经典,课堂的升华

20155月,我们工作室成员走进南京,参加了“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盛会之一。

名师们大气、睿智与深远的教学风格让我们眼前一亮,他们超越了知识和技能,回到了数学素养,讲出了“数学的味道”。在名师的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会让学生在玩中,在欢笑声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数学素养得到了提升。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会给我们一种思想的的冲击,总能触动我们,也总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十个核心素养,在名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各有千秋的名师们,不约而同地通过课堂的演绎,超越了知识和技能,从不同的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上出了数学的味道。身为一线教师,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学习着静下心来,去潜心研究,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在我们的课堂上收获丰盈。

新经典大讲坛,理念的丰富

在这个火热的夏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相聚上海,自720日至22日,三天的培训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经历了一场新创意、新思考的风暴,分享了一场新视听、新技术的盛宴!我们的教育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学习不再是一动不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课,项目学习、场馆学习、游学……已经深受儿童的喜爱;这个时代,课程不再是按部就班一课一课地教教材,全课程、微课程、始业课程、戏剧课程、游戏课程……让课程如同超市,供师生自由选择;这个时代,教学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日复一日,网络学习、慕课、翻转课堂、大数据……已经迅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无处不在的学习场,让学习形式变得千姿百态。

每次的外出培训学习总能带给我们很多收获,在丰富着自己教学知识的同时也充盈着我们的工作经历,感受教育的精彩与幸福!

读书,改变教师的教育生活。在与智者的对话中,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得到洗礼,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技艺不断提升。

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寻找解决策略,研究与实践并行,以研促教

分享,搭建教师交流的平台。不同学校,不同年级,聚焦数学共性问题,分享教学精彩,碰撞教学智慧。

工作室的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