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岩初中 李达和
【内容摘要】通过观摩听课、专家培训和教学实践反思,让我们看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总结,才能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让课堂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适合学生需求的语言艺术,这样才能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成为可能。
【关键词】数学课堂 语言 艺术
说到语言,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特长,的确是这样,且不说教语文的魏书生、李镇西等名人的语言功力,就说我县的邱俊、姜艳老师的课堂语言就十分自然优美,上课似朋友般交谈、沟通,身体语言也配合得天衣无缝,举首投足犹如有磁性般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表现、去创造。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引得人开怀大笑,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使人既感到羞愧又心服口服;一段精辟的阐述,更让人细细品味、终生难忘。
随新课程标准下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和深入,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语言是一门非凡的艺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语言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和主要手段,仍然是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替代
。
但多数理科教师既没有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也没有掌握语言的技能技巧、更没有正确的认识语言的价值。有人说“教师只要有了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现代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了,光会说话有什么用”,也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就是生活中的日常交际语言,这样才亲切自然”,更有人说“语言的能力是每个人天生的,那种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是学也学不会的”。我认为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和偏激,都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实施调控能力、教学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教学活动的观察能力、教学行为的控制能力和教学机智等等”。
那么,哪些语言技能和技巧才能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呢?我根据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验,结合观摩听课中得到的经验,谈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中最值得关注和改善的几个个方面。
一、适时的提问
数学课堂以问题诱导为主,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更体现了师生间思想交流的过程,提问则是这种思想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起到过渡、催化、指向、提升等作用。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流利的口头表达,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和知识的协同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例题讲解中改变问题的条件,若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AE=DC的结论还成立吗?相信聪明的同学们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学生会自然产生一种困惑、好奇、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他们去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上来说,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改变他们以往接受知识的方式,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领会。他们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以及全新的思维模式。
二、简洁的表达
我们的数学教材是用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来表达知识体系的,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反复推敲,经过选择和提炼,力求做到突出重点、条理分明,最后再用简洁明确的口头语言使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如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陈文娣老师总结为“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方中央”,这既形象,又好记,学生影响自然深刻。又如二次根式的复习课最后归结为3、4、5(即3个概念、4种运算、5点性质)式的数字化小结,让学生感到有熟悉又简洁。
三、体态的辅助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而形象的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陈文娣老师在做课和培训讲座中,常要求我们在说“请回答、请坐下”的同时配以合适的手势,肯定的眼神和生动的表情,这些都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创设课堂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涵义,也使得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完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这种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的综合交流,是任何教学媒体都不能取代的。我们在实践证明,在“无声胜有声”的体态语言的辅助下,学生受到了示范性、引导性的审美教育,从内心深处强化了审美体验。体态语难虽然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但对很多教师来说,运用的恰到好处却不是件易事,因为它既不能事先设计,也不能原样照搬,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只有在教师个人情感的支配下,根据课堂特定的情境、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来,这才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
四、激励为主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学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你说的真好!”,而是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既要贴近学生,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如:当学生发现自己出错时,总会有忐忑不安的心情,并不希望再从来一次。如果教师马上对学生下一个评价:“你想错了,坐下!”可想而知,这位学生会是如何的灰心。在李飞杰老师的公开课中,我们经常看到他细心而巧妙的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评价。“真有自己的想法,但离老师的要求还差一点点,再想一想”、“你的回答离正确只有一步之遥啦”、“你的想法很有创新意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点”、“虽然你回答错了,但是你勇于探索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大家都来学习的”等等,这些语言体现出教师最真诚的一面,也透射出学生心灵最纯真的一面。试想一下,说错了还能得到“表扬”,学生当然会
“前仆后继”的调动思维、积极配合老师,更好地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综上所述:只有能驾驭语言的数学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想要很好的掌握语言——这种无形的教育手段,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丰富理论知识、一点一滴的锻炼语言表达、坚持不懈地努力尝试,才能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语言艺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