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其思想
(2019-06-08 16:42:12)分类: 博文5 |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的思潮,是当时欧洲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哲学思潮,是当时欧洲人精神危机的产物,也是西方思想传统发展和创造的成果。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将自己的哲学思想与文学结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文学类型。存在主义文学十分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社会,关心现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存在主义思想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每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不尽相同,每一位存在主义文学家的想法观念也不尽相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观念,因而他们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观念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基本的主题,这个主题也就是:“表现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肯定人的本质先于存在,揭示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痛苦,主张人的自由选择”这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旨。主要代表作家有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西蒙娜.德.波伏娃等人。
让-保尔.萨特法国巴黎人。著名思想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他的创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分期。前期为“存在与虚无”阶段,这一阶段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恶心》、短篇小说《墙》、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作品。后期为“处境剧”阶段,该阶段代表作包括戏剧《苍蝇》、《隔离审讯》、《死无葬身之地》等。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基本原则有三点,首先是他认为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就是存在先于本质,其次是自由选择,他得出人是绝对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的结论,第三点是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特点在于强调以大无畏的自由选择充实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所规定的人性本质的虚无。
阿尔贝•加缪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明确地将"荒诞"提升到哲学高度,是“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其荒诞哲学主题作品的经典之作。提出“局外人”的人生处境,成为了后来的典型荒诞人物形象。其长篇小说 《鼠疫》提出“我反抗,故我们存在”的看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其代表作品有《女宾》是其成名作。《女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存在主义所宣扬的自由选择在现实生活的破产。其作品《第二性》把存在主义哲学运用于对女性生存的现状的分析中,提出了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这一命题。
存在主义文学在欧洲、美洲各国的当代文学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二十世纪的欧美文学中产生了不少的经典之作,并在西方当代文学思潮的演变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