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在诗词的世界
新沂市城关小学 五5班 朱宣彤
我沉醉在诗词的世界中,穿花寻路,巧遇良人。
在诗词的世界中,我遇到了李白,他告诉我诵读一首诗无需浅解,“窗明月光”多诵就能知道“光”是一种美好的思念。
一首诗,不仅为理解还可以借助各种方法去品,也就是“看插图,借助注释,查资料,联系上下文”便是品的方法。
品后难免会再回味,回味总是无穷难忘的,有的铭记在心,有的在一瞬间。回味了之后心胸就开阔了。
回味中也可以巩固,把“巩固”放在扩展思考里。扩展思考也就是回味的第二阶段。扩展思考会联系到生活,身边极小的事物也有概率被联系到诗中。而巩固则是在后期学习新知识时联想到此诗的过程,温故后知了新,学诗的世界就是这么容易,一而再再而三的循环。诗就是这样,诵读后回味,再扩展接着思考巩固。
沉醉在诗词的世界,我遇见了陆游。陆游正冰河入梦中。我问他为何梦铁马,他叹息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那南宋已是无可救药,我由衷地钦佩深深的爱国之情。
诗的韵味是完全不同的,不像生日派对那么热闹,也不像门可罗雀的小店那么冷清。诗不像其他文学体裁那样,它不仅仅只是一种体裁,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不懂的人永远无法融入的世界。一首诗,一个世界。
我爱这诗词的世界,这个世界永远有着不朽的美丽!
漫游诗词,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新沂市城关小学五5班 钱滢蓓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打在窗户上,击得破碎。外头的树叶儿早被淋湿,不再直挺挺地仰着头,却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绿了,微凉的天气里,我习惯地倒一杯温水,便在桌前翻开我的诗词集,在热气的缭绕中,与相隔数百年的文人共享心情。
诗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古往今来,我读过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知他心怀抱负,不甘年老,仍想为国家做贡献。我读过纳兰性德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词中他思念亡妻,怀念幸福的时光,我知他的无奈与痛苦。我读过白居易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我知他与知己阴阳两隔的苦楚,
这样的感觉十分奇妙,就像跨越了时代,如今早已化作尘土的,那些盛极一时的诗人词人,我正通过他们明珠般不曾蒙尘的诗篇,感受他们的情绪,甚至得到共鸣。
我是他们人生的阅读者,我亦与他们感受相同的喜悲。
或许我永远都读不懂苏轼,我亦不忍读懂苏轼。我试图明白他,我一遍遍看他的生平,一遍遍百感交集。“黄州惠州儋州”说尽了苏东坡的半辈子,他骨子里的力量让他不会沉浸于坎坷挫折,他写尽人生百味,他一字一句间的豪放安之不是他的浪漫?
苏东坡写给妻子的悼亡诗,一腔豪情的他同样满怀柔情。寥寥几句,字字泣血,每每读到我都鼻尖一酸,再不忍看。诀别十年的相爱之人要如何度过这没有半点欢愉的漫长岁月,午夜梦回,泪眼相忘,有太多话要讲却只有眼泪不住落下……
没有人会不为苏轼动容,若我能学得苏东坡的两分淡然,便也满足了。如果说苏轼是“出世的凡人”,那么李白就是“入世的仙人”。
余光中的诗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喝酒,写诗,舞剑,是李白最爱的事。做过游侠与道士的李白同时有儒家的宏图大志,这让他的思想十分复杂,恐怕我的笔墨难以将他描写。只希望我能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往直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与自信……
诗词给予了我许多,越是沉醉其中,越知自身有许多不足,读得越多,越感觉自己知之甚少,就越忍不住从中汲取更多。而我得到的,将受益终生。
雨渐渐停了,空气中充斥着混杂着泥土气息的湿润味道,在声声虫鸣中,继续与诗词的约会吧。
浓浓的母爱温暖你我
五5班周弋涵
在教室的走廊悠闲地荡着步子,一间教室传来了同学们整齐的朗读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禁勾起我满满的回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看到了一位母亲手拿针线认真的织着手中的衣物,生怕有哪一点漏洞,孩子穿着不暖和。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针一线,不仅仅是担心孩子的穿着,更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一片深笃之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子女如同小草微弱的点滴孝心,怎能报答春晖普泽的慈母思情?母爱,藏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之中,这首诗并没有母子的言语,也没有低落的眼泪,只有普通而常见的场面,却有无限的母爱从中充溢而出。
到现在还能想起我刚入学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能听到母亲的叮嘱:上学要注意安全,和同学和平相处,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每每放学时也是母亲关心的问候: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有没有快乐的事情和妈妈分享,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
那时候感觉不到什么,现在想起来发现,母爱就如同茶一般,刚开始不但没有甜味,甚至有一丝苦涩。可当你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茶中蕴含的清香和微甜,会沁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感到无限清爽,同时获得母爱的力量。
诗词伴我同,活更精彩
五5班 阚俊楠
夜晚的之所以那么皎洁明亮,是因为有数璀璨的星星的环绕,那些明星就犹如光辉的诗词,它豪迈奔放,逸旷达,写富贵不鄙俗,写娇美不轻佻,直萦绕我,它伴我过成的岁。
在诗词中,恍恍惚惚,我来到了庄严辉煌的长安城,看到了放荡不羁、由逸的李。他被朝廷贬谪,中愤懑,正借酒消愁。“君不见堂明镜悲发,朝如丝暮成雪。”时光如驹过隙,光阴荏苒,却仍不能在仕途上获取官俸禄,的才华不能施展。但他并不悲观,意欲要及时乐,“得意须尽欢,莫使樽空对”。他同样憧憬未来仕途平坦,乐观信,志昂扬,坚 信“天我材必有,千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也同样重情重 义,“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代才——李,虽仕途不得意,但仍乐观信,由豁达。
慢慢悠悠地到江畔,我遇到了他——豪迈、豁达的苏轼,他正乘船到壁,感慨着“江东去浪淘尽”的奈,尽管被贬巴蜀偏远地区,但仍唱:“会挽雕如满,北望,射天狼”充满着限的报国胸怀。在妻逝去年后,仍对妻思念万分,叹道:“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千孤坟,处话凄凉。”那是最苍凉柔情的他,在梦“相顾,惟有泪千。”即使在异地他乡,也不忘对亲的祝愿“但愿久,千共婵娟。”
路途中,我感谢李带给我的信、浪漫和豁达;感谢苏轼传递给我的悠悠爱国和系亲的那份温馨……感谢古代诗词赋予我的启迪和智慧。时光千年,距离万,但久弥新。经历过浪淘沙的你们,是那么纯粹,更令我神往。诗词伴我同,活更精彩!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