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故事

(2018-04-20 15:03:01)
标签:

杂谈

分类: 班级管理
http://s1/large/004bjx83zy7jQ2UxRpFc3

 

  

   以故事育人,以爱心度人

                            ——我的班级故事

       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说过,班主任是炒着心肝给学生吃的人。一句话道出了作为班主任的辛苦和不易。琐碎、忙碌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常态。但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 自己的工作轻松一些,怎样才能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呢?作为一个工作23年的老班,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我觉得要抓住班会和晨会两个主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同时作为班主任要三勤,以爱心和耐心和孩子交流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

一.    小故事,大道理

《学记》里有这么一句话: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使人继其声,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使人继其志,却不太容易。作为教育者,我们的志向、追求的定位、多年的教育积淀下来的气质风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关注自身教育的细节,完善自己的人格,进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上的细节,帮助他们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每一天,班里都有许多的故事,作为老师可以利用晨会多总结,因为孩子多,甚至偶尔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故。让班主任措手不及,烦恼不及。由此可见,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老师要及时批评和表扬。针对班里出现的情况,但总结完了,孩子随着课间的活动又把老师的话语忘记了,我想怎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呢?针对孩子最爱听故事的特点,我每天利用空闲时间,搜集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在总结完一天的情况后,我讲给孩子听。比如有的孩子脾气暴躁,总是恶语攻击其他的孩子,自己还浑然不知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于是,我讲一块木板的故事:钉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次数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随便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你如果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又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便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脾气时,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不管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还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小男孩羞愧地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孩子们听了故事,受到了启发,我觉得这比单纯的说教要好 一些。针对班级里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我总会搜集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告诉孩子,学会做人是孩子在学校里最重要的事。育人先育心,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像这样,针对班级里每天存在的问题,老师讲述有针对性的小故事教育学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针对孩子的坏习惯,我讲述了《剃头的故事》。虽然老师用心良苦,但由于孩子太多,一些调皮的孩子总是不时冒头,这需要班主任严格要求,用心施教。

第二,三勤三心助管理,班主任要做有心人

      作为班主任,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在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三勤三心。勤动嘴,就是要多说,我们班的清洁区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刚刚扫过,孩子下课玩耍后,又非常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总是勤动手勤动嘴,督促孩子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要多动心,多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平时,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及时记录和总结,并且对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做到批评和表扬。这样,孩子就有前进的动力。

      三心,就是作为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孩子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我班的徐奇瑞就是特别冲动的孩子。有一次,他和后面的另一个小男孩发生的矛盾,他如一头暴怒的狮子。我耐心地按抚他。一边批评那位惹祸的孩子。这个孩子是典型地胆汁质,一触即爆。我教育其他的孩子不要招惹他。同时,鼓励他要学会原谅,不能这样冲动。

      因为班级学生太多,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班级管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在工作中,会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把班级工作做的更好些。

附几则有意义的晨会故事:   

有个孩子叫二子,二子在师傅家学剃头,初学用冬瓜当“脑袋”练习技术。练习时,师娘常唤他买东西、哄孩子。每当这时,二子就得停下刀,去师娘那帮忙。可刀又没处放,就只好剁在冬瓜上立着,然后回来接着干。半年来,手艺学好了,可往冬瓜剁刀的习惯也养成了。这一天,二子给师傅的邻居剃头,初试身手格外小心,正剃半截,师娘又招呼二子去干活,结果二子把剃刀往邻居头上一剁……好的习惯主要依赖于人的自我约束,或者说是依靠人对自我欲望的否定。然而,坏的习惯却像芦苇和杂草一样,随时随地都能生长,同时它也阻碍了美德之花的成长,使一片美丽的园地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芦苇丛。那些恶劣的习惯一朝播种,往往10年都难以清除。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励志小故事之大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启示: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晨会小诗一
后一篇:消防员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