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汉语教程教案教案不懂动词 |
分类: 对外汉语 |
运用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对比的方法,归纳说明可能补语的意义和结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情况,设计真实情景进行操练。
(一)组织教学(大约2分钟)
方法:点名,问候,谈论一个轻松的话题,以稳定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
(二)复习旧课(大约12分钟)
方法:快速回答,完成对话、听写句子;根据提示词语复述课文;以检查学生对前一课语言知识(如“结果补语”)、言语技能掌握的情况,并进一步巩固。
(三)学习新课(大约45分钟)
1、导入新课:
谈论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题,如“你看过京剧吗?”;京剧脸谱。
2、学习生词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或个别读-------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如“猜”:利用演示,或一小段对话来揭示其用法。)
4、讲练重点词语、语言点:
1)板书:“可能补语”的语法形式、意义(表示可能、能力),惊醒讲解与比较:
①
②
③
比较:
①
这个教师坐下了20个人。(结果)
②
雨太大,没有伞出不去。
2)设计话题,或设计真实实际场景进行训练:回答问题、句型转换、模仿造句、判断正误、选择填空。
5、学习课文:
形式(按自然段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各部分步骤相同):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
2)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提问内容----
3)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4)学生看板书成段表达:复述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
(四)本课小结(大约4分钟):
重点生词、语法、交际功能项目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
造句、作文、复述、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