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预报说半夜有雨,半夜醒来听不见雨声,天亮了还不见雨,上午十点开始云散尽,这场雨,就这样匆匆收场。
我们坐在城市里看预报,似乎雨就悬在半空,希望立即降下来,希望么?就是降降温,压一压扬尘。我们坐了喝茶,一杯茶成了大问题。选什么茶叶,如何冲泡,如何斟茶,如何品茶,学问深到陆羽那里去了。现在茶叶的种类多,口感的些微差异,重要过一场淋漓尽致的雨。
城市距土地很远,看不见,找不着。我经常想去看看土地,看看不同季节的庄稼,甚至想看看秋收后空荡荡的田野。可惜腿脚不利索,只能偶尔去一趟,而且不能尽兴。于是常常想到小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幼都须在地里忙碌,谁不觉得很苦?可现在想起来,倒觉得那是一种踏实与安心。
那时农村人也喝茶,我们有煮罐罐茶的习惯,那是要到有空闲时,忙碌时,一只大瓦罐,丢进一把粗茶,烧半锅开水灌进去,一只老碗扣到罐口,提到田地里。干一会儿活,便倒一大碗凉茶,咕嘟咕嘟畅饮一气,手背抹一把嘴,那个爽快,小杯品不出来。
现在我知道,品茶是文化,咕嘟咕嘟是解渴解乏。咕嘟咕嘟痛饮算不算茶文化?应该不能算,没文化干粗活的人,没茶叶就喝凉水,也是咕嘟咕嘟一大碗或者一马勺,如果饮大碗凉茶是文化,那么饮凉水应该也是文化,莫非文化的身架低到这个水平了吗?
于是我有了一个骄傲:生活档次提高太多了,从大碗喝凉茶到小杯品茶,从解渴到品文化,从乡村到城市,全面提升——我也是有文化的人了!有一件想不明白的事,就是这么有档次的我,怎么时不时回想小时候,想到田地呢?怎么一旦预报有雨,就希望下到田地里,就想去看看田野看看庄稼?我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本性难移。哪怕搬到天堂里做神仙,也脱不尽刨山坡地,喝大碗茶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