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土豆时话土豆
(2025-05-13 14:41:59)
我们不能算土豆王国,但土豆是主要产业,一亩万把斤的产量,秋时大车小车运到四面八方,土豆块土豆片土豆丝土豆泥炸薯条薯片,一样一样摆上餐桌,饕餮大嚼时,我们心里只一个字:爽!
我们曾经有远大的理想,是蒸一锅土地饱吃一顿。后来吃饱土豆了,有笑话说:早餐吃羊(洋),午餐吃鱼(芋),晚餐吃蛋,连起来就是一天都吃洋芋蛋。土豆可以当主食,这是它的优势。
后来有了粮食,粗粮占多,再后来小麦成了主粮,粗粮渐少,土豆成了菜。再后来就有了大米,东北江南的大米,消耗量几乎超过了小麦,粗粮成了稀罕——几十年变化,饮食结构完全不一样了。
吃饭有讲究,自古就有,可我说不出几样来。喝茶有《茶经》,不知道为什么吃饭没有《饭经》,当然更不会有《土豆经》。读过一些关于吃饭的篇章,最早的大概要数《吕氏春秋
·
本味篇》,但那里列举的是食材,没有烹调方法,也没有吃法讲究。现代人的文章讲美食的多,讲吃法的少。有一篇文章谈到吃白兰瓜,说要切长条,嘴唇夹了,轻轻吸食,甘甜滑爽有多么美妙。诚然不错,白兰瓜可以说是我们的家乡瓜,我们的吃法很多,切条只是一种,地里干活天热口渴,抱一个过来,拳头砸开,捧了就啃,那个爽,只有自己知道。
也许这种吃法太不文明,距离文雅千里之遥。说来也是,农民种出白兰瓜,文化人吃出文化来,像是链条上的不同分工。土豆是我们的主要产业,吃土豆大概也一样,也许有很文雅的吃法,可惜我不知道。我猜想很多人看过一个土豆广告,土气的农民手托一只蒸熟的大土豆,剥过粗皮大口吞吃,那是最爽的吃法。大街上的炸薯块,还有一点豪气的样子,炸薯条就要差一点,可那是高档菜,西餐里都有的。精细是烹调文化,文雅是吃法文化,如果有《土豆文化》问世,大概都是重要章节。
那么种土豆的农民怎么吃土豆的?我只能说出几样来,以见大概。
炒土豆丝土豆片是最常见的,绿辣椒红辣椒点缀提味,大盘盛了,甚至用小盆子,一家人围了尽情地吃。现在很多人学会了拔丝,那应该是引入的洋做法,年节待客才做。蒸熟的土豆剥了皮揉泥炸丸子,女人们闲下来的高级手艺。浆水面片子里煮一些土豆条土豆块,原汁原味的老味道,几乎天天都吃。土豆泥揉到发面里,蒸出的馒头格外松软香甜。烤土豆烧土豆是另一种风味,大盘鸡的主料就是土豆。土豆淀粉做的粉条,大概是粉条里的上品。现在满大街烧烤摊,土豆串是最受青睐的一种食材。
现在是土豆下种的时候,机械播种,速度超快。可惜整个春季几乎没有下雨,出苗状况并不乐观。土豆半年粮,虽然有国家兜底,但农民种地,不丰产就是失败,秋后能否吃到大土豆,正是人们担心的事情。盼望尽快能有透雨降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