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网的一定是天才,据说是伏羲。还说,伏羲看蜘蛛结的网仿造了渔网,那么,如果发专利证书,就应该发给蜘蛛,蜘蛛是真正的天才。学着做事的充其量就是地才,伏羲大概就是。
地才是真正有用的才,蛛网不能打鱼,而伏羲仿造的可以。伏羲把结网技术教给大家,大家便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网,大网小网,粗网细网,一次只能捞三五条鱼的网,现在有一网能够捕捞几十吨几百吨、一湖鱼一次捞完的网。天才的蜘蛛,地才的伏羲,人才的渔民,真正有才的还是捞鱼的人。
我生在深陆,只在电视里看过做网补网撒网收网。不用网可以捞鱼的也有,一是黑鸟替人捞,黑鸟抓到一条,要咽的时候,渔民抓了脖子挤,挤出鱼来,再放出去让其捕捉。另一个是钓,姜子牙严子陵都是高手。现在拿钓竿的,或是休闲,或是比赛,其意不在鱼,所以不用网。
古体“網”比较难写,还有几个兄弟,像“罟”“罾”等,可能是因为网的种类多吧?在我的印象里,凡扁四头的字,都不是好字。除了网的兄弟外,还有别的,比如“罗”,捉鸟的。“罘”据说是安装在屋檐下的网,以防止鸟来做窝,应该也是网的一种。反正只要张开网,就没有好事。
与网连体的是“络”,络的意思大概是缠绕捆扎,电视里看到过捕兽的网捉人的网,捉住了捆扎起来,就无法脱逃。这些有形的网是人类伟大的发明。现在有无形的网,叫“网络”或者“互联网”,唯一能够一网捞尽天下的大网。进入网络时代,所有人都成了网民,网捞着世界,又被别人网捞。大家都成了渔民,也都成了鱼。古人用来捞鱼的网,据说有个“纲”,抓住纲,就可以收放自如。如果没有纲,网就不成网,什么也络不住。
网络的前身是报纸杂志,报纸的作用是“报”,那张纸是专门报告消息的。杂志的“志”是“记”的意思,一沓纸钉到一起什么都记。既然是网络的前身,就一定有网络的特征,区别在于报纸杂志不能满足所有人。网络是大众媒体,谁都可以,展示自己,卖东西,陕西老汉卖桃子:桃子熟了,不愁卖了——语气拉长,很有味。
使用网络网世界,自己成了鱼,有趣!古人捕捞的规则,孟子说“数罟不入于洿池”,就是不得用密网在池塘里捕鱼。只捕大鱼,小鱼继续长。读到这句,我曾经有过很可笑的想法:如果我是鱼,一定永远不长大。当读到鲲鹏展翅,又想:长大也没关系,网可以捕到鲲么?孟子说不捕小鱼,庄子说大鱼捕不着,因为天下没有那么大的网。这样看来,能捕着的鱼,都是不达不小中不溜的,和我们见过的一样。
今天与几个网友交流心得,他们技术好,我傻愣,想了想,写一篇日记挤兑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都在网络中,我走的是从古到今的路,不如他们的横向,但也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