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性也
(2024-06-03 14:27:49)
老圣人说:“食色,性也。”其实,是“性也”的不仅仅是食色,睡觉应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对与不对,曾讨论过很多遍,有结论了吗?不知道。其实,说“人之初,性本哭”也没有错;说“人之初,性本睡”也没有错。人从娘胎里出来第一件事,大约还不是睁眼,而是啼哭。接生的医生对不哭的孩子还要打,打哭了之后,才觉得正常,可以算一个人了。
哭出来了,然后呢?吃奶,睡觉,蹬小腿儿,既是日常工作,也是体育锻炼。如果哭得烦人,便要娘来哄,哄的目的是让他睡觉。睡着了,他安静,别人也安生。小孩子睡觉的确是大事,不好好睡觉,就是出了毛病,过去的人有土办法:写一张纸片儿,上写“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看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有没有验证?好像并没有谁特别关注。
另一个办法是唱摇篮曲,目的还是刺激睡觉。摇篮曲,竟然成了诗歌的一个品种。我有一个体验,就是看小孩子睡觉,确实是非常享受的。满月之后,三岁之前,睡相都好看,让人疼爱得不知道怎么才好。长大了就讨厌,最讨厌的是大人,惹是生非,做坏事。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是很多大人失眠,出门就唉声叹气:没睡好,没精神。科学家医生们还研究很多解救的办法。其实,心里装那么多事情,脑袋忙碌得连轴转,怎么能睡好?
而且,大人的睡相不能看,不是烦人,就是吓人。打呼噜非常普遍,不少文艺作品都讽刺过,但就是改不了。就睡相而言,试想想,如果一个大屋子里睡了很多人,半夜时进去拉灯,会看见什么?有睁眼的,有张嘴的,有吹气的,有磨牙的,有的坐着捏被角,有的起来乱转悠……一大片奇形怪状,看到这种景象,吓人不?如果是一群小孩子,那情况就大不一样,除了可爱还是可爱。
电视里曾说:好好做饭,好好吃饭,却没有说好好睡觉。偶尔有一两个睡觉的专家给大家支招,我怀疑他们也会失眠。睡觉是一件大事,心里越简单,也许睡眠就越好。到老了,如果能在“摇啊摇,摇啊摇,我家宝宝睡觉了。小花被,盖盖好,两只小手放好了”这样的摇篮曲里入眠,那就最好。如果没有人打搅,动不动就在噩梦中惊醒,用我们的土话说,就是:完了!谁让他心神不宁的?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